1、细菌性斑点病
(1)症状
病斑只发生在菌盖表面,初呈淡黄色变色区,后逐渐变成暗褐色凹陷斑点并分泌黏液。黏液干后,菌盖开裂,形成不对称的子实体。病斑主要在表皮层,接触菌肉较浅,一般不超皮下3毫米,菌褶很少感染。菌柄偶尔也发生纵向凹斑。严重时病斑密布菌盖,有时采收后才会出现病斑。
(2)发生及流行条件
病菌适于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可以借助空气、菇蝇、线虫、工具、工作人员等进行传播。
(3)防治方法
①控制菇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喷水后应及时通风排除湿气,使培养料表面和菇体上的水分能及时蒸发掉。
②发病初期,可及时用次氯酸钙的600倍液;连霉素或土霉素的100倍液喷雾,能抑制病菌蔓延。
③在培养料表面撒一层薄薄的生石灰粉,能抑制病害发展。
2、腐烂病
主要为害平菇。
(1)症状
该病首先在菌盖和菌柄上发病,发病初,产生水渍状软腐病斑,严重时病菇腐烂,散发出恶臭味。
(2)防治方法
同细菌性斑点病。
(四)病毒性病害
病毒是生物界一类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生物,它能寄生在食用菌的活细胞内生存繁殖,引起食用菌的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