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大肥菇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4-04-10
      生料床栽:用95%经日晒的棉籽壳,加入2%石膏粉、0.1%百菌清、2%碳酸钙,充分拌匀;2%糖和0.1%磷酸二氢钾事先溶于水中,拌入培养料中。培养料含水量65%、pH7.5。铺料上床,分层播种,第1层铺料5~7cm,撒播菌种;第2层铺料5~6cm,撒播1层菌种后,在料面上再铺1层薄料覆盖住菌种。培养料总厚度15~20cm,整平拍实、覆盖报纸、薄膜,保持料内水分。播种后在18~28℃温度内发菌,待菌丝吃料至2/3或吃透全料时,覆盖蚕豆大小的腐煤2~3cm厚,7~10月后再覆盖细土2~3cm厚。然后进行常规管理,通风、喷水、加大室内空气湿度。     
      发酵料畦栽:以40%的鲜麦秸、57%牛羊粪、1%石膏粉、1%过磷酸钙、1%尿素,按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法制备发酵培养料,翻堆5次,趁热进料。然后清除料内粪块和杂物,铺于温室地床畦面上,料厚20cm,料温下降至30℃以下时,分层点播核桃大小的菌种块。播种后料面覆盖薄膜发菌,待菌丝吃透料时覆土。  
        在上述两种栽培法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恢复生长,新生菌丝吃料向四周延伸,直至吃透培养料。发菌期间部分菌丝发育、变粗、形成菌索,覆盖腐煤粒后,菌丝沿着土料上爬,互相交织、扭结,逐渐发生子实体。  
      出菇管理:覆土后15天左右开始出现菇蕾。出菇前数日,应减少通气量,喷水要充足,次数要增加。当子实体出现时,应喷1次重水,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大肥菇第1潮菇出菇较迟,覆土后约22天才能采收第1潮菇,两潮菇相隔时间为12~15天。双孢蘑菇秋菇的收获期在45天左右,而大肥菇较短,有效出菇时间只有30天左右。前2潮菇的产量,与双孢蘑菇的匍匐型菌株相近。大肥菇从菇蕾形成到开伞时间相当短,所以,及时采收很重要。大肥菇宜在幼嫩时采摘,采时的菌盖直径为2.5~3cm。如果采摘太迟,则鲜菇采后易开伞,并且在开伞后菌褶很快发黑,商品质量下降,不利于销售。
     
      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1、时间:d(天)、h(小时)、min(分)、s(秒)。 2、长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 3、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 4、体积:m3(立方米)、L(升)、ml(毫升)、μl(微升)。 5、质量:t(吨)、kg(公斤 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 6、浓度:mg/L、mg/kg(ppm,1×10-6)。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