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蕈菌文献 » 正文

    河北承德“平泉地栽香菇模式”生产细节关乎成败键及效益


    【发布日期】:2014-04-17  【作者】:赵满堂 范学钧 王立安
      麦麸:必须用纯麦麸,袋栽要求添加15%-20%的含量。如果不纯麦麸(主要是掺混草粉等劣质麦麸)比例不够,这样导致产量不高且菇质不好。另外,麦麸不纯加大用量,会导致成本相应增高。但在非小麦主产区可用15%麦麸+5%玉米粉代,反季节栽培多在高温期发菌可适当降低麦麸等有机辅料比例。
      石膏:必须使用优质纯石膏,在食用菌生产上常用的石膏为农用石膏,生熟石膏均可,要求细度在80-100目,色白、阳光下有闪光。有的石膏粉,色灰、无光泽,说明有掺杂使假现象不宜选购。石膏能起到稳定酸碱度的作用,但不能调节酸碱度,能加速培养料中有机质的分解。磷石膏或钙镁磷肥也可选用,以补充必须磷等矿质元素。
      木屑颗粒度:颗粒度大通气性好,菌丝生长快,但产量低,反之透气性持水性就差,发菌速度会变慢。西峡县做过木屑颗粒度试验:木屑颗粒在5mm以下的转化率为75%-78%;在5-15mm间的转化率为78%-83%,木屑颗粒度在15-20mm的转化率只有68%-70%,所以木屑应选择5-15mm的,且粗细搭配吃水透气性好。
      水分:标准化香菇袋装料以1.9-2.0公斤/袋为准,按配方合理添加水分使含水量保持在55%-58%间,最大不宜超过60%(手捏指头缝处能溢出水滴)。有菇农为增加产随意加大水分不好,认为斤数不足就觉得水小,加水补足导致了水分过大就反而影响了透气性,后果就是发菌变慢污染增加。还有菌户追求《菌袋成品率》反而少加水,形成了高质量低产量,亦即菇质好但总产反而低了。水分过小就难以维持基本生理呼吸及营养代谢,会导致菌丝细弱,最后导致总产量降低了。
      碳氮比:碳氮比是指食用菌原料配制时碳元素与氮元素的总量之比,一般用“C/N”表示。土壤微生物正当分解有机质的适宜碳氮比的25:1,若农田使用有机肥(如生粪上地或秸秆还田)后碳氮比过大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就变慢,反而要消耗掉土壤有效态氮而导致幼苗黄化(生粪烧苗断垄缺行,实践中多补加尿素等来维持土壤微生物碳氮比动态平衡)。又如粪草生型的双孢菇合成堆肥培养料的初始碳氮比为30-33:1为宜,木腐菌代料香菇的碳氮比以64:1为宜。有些菌户为增加产量多加麦麸,并添加磷酸二氢钾等,造成C/N失调甚至C/N/P失调,氮源过多往往导致营养生长过旺,不利于子实体的形成。造成气生菌丝徒长,转色后菌皮过厚,就影响出菇或推迟出菇。
      科学配料:拌料总原则就是达到“3个均匀”——干湿度均匀(主料木屑要预湿后再拌辅料、要求代料水分一致)、酸碱度均匀(要求代料pH值一致)、主辅料混合均匀(粗细木屑和纯细麦麸等要充分混合均匀,先干拌均后湿拌匀)。在生产中一些菌户始终不能正确掌握适宜水分,不是湿了就是干了——造成水分布均匀,影响出菇质量和产量。配好的料一定要用pH试纸测定酸碱度,可用石灰和普钙来调节。人工拌料或搅拌机拌料都可以,但搅拌机必须做好“拌料试验”,确定好每罐需要木屑多少?麸皮多少?石膏多少?能装多少袋?都需合理计划出来,必须严格配比进行标准化。我地很多菌户“大概估计”,不去做“试验测算”——觉得多点少点无所谓,这非常不可取得,一定要科学配料,细节决定成败——“差不多先生最终会受到实践的惩罚”,新型菇农和食用菌技师应该能独立自主开展代料配方的正交设计或均匀设计等最优化实验来找出自己的独特配方及其最佳工艺。有很多菌户为节省成本只用一台拌料机,在供不上的情况下,就匆匆搅拌就出料,造成搅拌不均匀,更不要说“先预湿木屑、后再拌匀料”并达到“3个均匀”。
      制棒装好袋:现基本都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装袋机进行,很少有手工装袋了——人工装袋的多少及松紧度等不好把握。我们要求装袋达到“3个一致:代料斤数一致、装袋松紧一致,大小长短一致。”标准化要求1.9-2.0公斤/袋,这样便于日后管理以尽量减少微孔引发2次污染。现菌袋质量不太好,一定选择大厂家的有保证的。现有些菌户,装完袋后随手乱抛很不规范,这样只能增加破损率引起污染。这个现象带有普遍存在,应引起注意。
      彻底灭菌:一线菇农多无高压灭菌设施,“多用多联汽油桶气鼓灭菌灶”,最大灭菌装袋量五千袋;油桶气鼓灭菌仓内码袋时不能“码成死垛”致使热蒸汽难回溜,要增加热气流通空间促成热蒸汽对流循环才好。基本要求上大气<鼓锅>后先放冷气0.5h,烧火使袋子中心菌料温度保持在95-100℃(烧开水的温度与地理海拔高度有关,如青藏高原地区用普通锅蒸煮的米饭“多夹生”而压力锅蒸煮的米饭好)并保持24h。”这个常压灭菌理论指导是对的,但没有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就造成了“隐形污染”!现我基地菌户为加快进度、基本都装七八千袋,比要求的五千袋多了二三千个袋。按物理学热传导热功当量理论,灭菌袋数总量增加了灭菌时间也要相应延长——从烧锅气鼓到出锅得36h左右,灭菌彻底就可减少污染。但咱们基地部分菌户“增袋不增时”,就会使菌袋部分“没熟透成夹生料、留下隐形污染源”就造成了污染加大甚至报废,菌谈天下Q群内好多菇友都发生过“灭菌不不到位夹生料隐形污染”。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