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水地区环境和季节特点,为提高和改善现有简易栽培大棚的应用效果,优选了适合当地较耐中高温品种——鸡腿菇,同时专门设计可地面亦可上架覆土栽培工艺——生态栽培菌盘模式。
这种栽培模式的特点是:能够和现有大棚结合起来,不用进行大的修改即可利用。可以采用地面覆土进行大面积栽培,也可以进行单个上架栽培。用土量小,管理方便,栽培过的场地容易清理,不污染大棚环境,出菇品质好,属于生态栽培模式。
具体栽培需要的条件和栽培方法如下:
一 、 温度:
适合鸡腿菇出菇的温度最适 16—22度,温度太高菌盖易开伞迅速自溶,失去食用价值,温度过低生长缓慢出菇期延长。具体调控措施如下。
1 、夏季场地选择在阴凉的地方。冬季选择在温暖向阳的地方大棚的建造形状要能够采用日光升温。
2 、夏季安排在早晚温度低时通风,冬季安排在温度高时通风。
3、夏季加盖草帘或在距棚顶50公分外架遮阳网。或在草帘上浇水降温。
二、湿度:
出菇时要求土壤湿度在20—40%,根据土质不同灵活掌握,一般要求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空气湿度要求在85—90%。湿度偏低表面鳞片反卷菇质差,湿度太高易发生斑点病造成腐烂。调节湿度的方法:
1、根据土壤墒情灵活掌握是否在床面浇水。
2、地面和墙上浇水可增加大棚的湿度。
3、通风口悬挂草帘并在草帘上浇水。
4、可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提高湿度。
5、湿度过大可通风降湿或在走道撒生石灰粉降湿。
6、出菇期千万不要在菇体上浇水,以免菇体发生腐烂降低品质。
三、通风:
鸡腿菇出菇阶段要求新鲜的空气,夏季通风太强易造成空气湿度降低、菇体鳞片严重、影响品质,通风太少易出现病虫害。冬季温度低时生长缓慢病虫害不易发生可适当减少通风量。通风要综合考虑温湿度和光照的关系。调节通风的方法:
1、夏季温度高时一般在晚上通风。
2、温度低时在中午通风。
3、湿度大时根据温度情况随时可以通风。
4、出菇期通风尽量安排在晚上光线暗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