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多年连续栽培蔬菜,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盐碱化程度加重,严重影响蔬菜生产。如冬季在蔬菜大棚里轮作金针菇,不但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可改变大棚土壤的生态环境。
一、大棚的覆盖方法
金针菇生长一般要求阴暗、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根据这样的要求,必须改进大棚的覆盖材料。我们通常采用的覆盖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原有农膜,在农膜上加盖厚草帘,以达到弱光要求。雨雪天在草帘上再盖一层农膜,以延长草帘使用时间。
(2)用油毡覆盖大棚,适宜蔬菜茬口结束较早的秋季栽培。
(3)覆盖黑色聚氯乙烯农膜,通过改变通风口的大小来满足秋冬季栽培金针菇对环境的要求,并可多年使用。
二、料袋的制备和发菌
金针菇料袋制备时间宜安排在大棚蔬菜结束前的1个月左右,适宜时期为9月下旬至12月中旬。
1.栽培料的配制 棉籽壳、棉粕、稻草、木屑、玉米粉、麸皮等均是栽培金针菇的优质原料。以下配方使用效果较好:棉籽壳50%、木屑20%、玉米粉10%、麸皮10%、棉粕10%,木屑过筛后同其他配料一起混合,加水(加水量约为干料重的1.3倍)充分拌匀。
2.装袋灭菌 用一头封烫好的17厘米×33厘米×0.008厘米的低压聚乙烯袋装料,料高13厘米左右,料面压紧,用细线扎口。将料袋整齐排放在常压灭菌锅仓体内灭菌,料袋温度均达100℃后,继续加热6小时,停火,焖一夜,即可出袋接种。
3.接种和发菌 选一间封闭性能好的小房间作为接种室,将灭好菌的料袋搬入接种室中,待料温降至30℃以下时,每立方米空间用6毫升甲醛加热熏蒸,1小时后即可接种。接种时将料袋放入新配制的0.5%浓度的高锰酸钾液中浸湿取出,迅速接种后重新扎好袋口。接种完毕后将料袋放在干净的室内培养,室温保持在22℃左右,每周调换料袋上下位置,保证菌丝均匀生长。待菌丝吃料4厘米时,可解开扎口绳,增加袋内的氧气,促进菌丝生长。如是直接将料袋放在大棚中发菌,需用整块农膜覆盖地表,防止发菌期大棚中湿度过大,且要防止鼠虫危害。一般经过30天,菌丝就可长满料袋。
三、子实体的培育
1.整畦排袋 6米宽的大棚可分为4个畦,每畦宽1.1米、深5厘米,用米乐尔灭防治地下害虫。将发好菌的料袋排于畦中,横竖成行,低温时袋与袋紧靠排放,每200平方米的大棚可排放1万个料袋。如果在11月上旬以前排料袋出菇,袋与袋之间要有4厘米的间隙,以便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