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袋催蕾 菌丝发满料袋后即可开袋出菇,也可将袋口扎紧,推迟出菇,使头潮菇在价格较高时上市;或在寒流来临前1周左右开袋,使头潮菇现蕾时正好有低温环境,有利于提高金针菇商品性。开袋时,将袋口解开反卷,使袋口仅仅高于料面5厘米左右。每畦用一块地膜覆盖袋口,每天揭开地膜通风2小时。在畦中灌水,使畦表完全潮湿,保证袋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2%,温度达15℃左右。1周后料面出现密密麻麻的菜籽大小的菇蕾。
3.子实体培养 现蕾后揭开地膜,并加大通风量,将棚温控制在5~10℃,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1周后袋中出现像成束火柴棒的子实体时拉直袋口,重新盖上地膜,每天扇动地膜2次,保证袋中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温度以6~13℃为宜,相对湿度90%左右,促进菇柄生长。再经过20~30天,金针菇子实体长至20厘米左右长时即可采收。低温时1袋可收头潮菇300克。
4.二潮菇的管理 头潮菇采收结束后,将料面萎缩的菇体和老菌皮除去,并在料面打5个直径0.4厘米的孔,每袋加入0.1%浓度的尿素和0.05%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50毫升。1天后倒尽未吸收的水分,进行同上出菇管理。
四、菌糠还田
栽培过金针菇的菌糠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及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和微量元素。将菌糠从袋中倒出,敲碎,与表土充分混合均匀,既可减少蔬菜栽培的化肥用量,还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