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菌袋排场:发好菌的菌袋应及时排场。水泥地出菇室排场方法,一般以10袋宽为宜,长度视场地而定,中间留0.8米的人行道。有床架的出菇室,床架可用竹片网架,上铺一层芦席,也可铺一层草帘,其上垫一层地膜,这样上层喷水就不会滴到下层的菌袋上。培养室保温要求袋口应对地膜覆盖,以防水分过分损失。
6、出菇管理:袋栽种排场之后,将扎口拆除并撑起袋口,将上端空袋恢复成圆筒形。撑袋操作时要小心防止撕破袋子,若弄破了可用胶布贴牢。排场后即进行催蕾阶段的管理。撑袋后可以不搔菌,只要接种质量好,便可全面现蕾。湿度是现蕾的必要条件,应该用喷雾器对着袋口补湿,但应避免补湿过多而积水。地面、床架面都应喷湿,使室内相对湿度达85%左右,袋口上盖薄膜,地膜四周下垂与边层菌袋外壁贴紧。通风应结合补湿进行,避免开门窗大通风,每天掀膜振动数次即可。现蕾迟早与温度、湿度有关,快者6天以内,慢者10天左右。
7、批间菇管理:第一批菇采收后,将塑料袋上端外翻向下,使袋口高出料面5厘左右,并将残根死菇碎片清理干净,或进行搔菌处理。一般除去表面料层0.3-0.5厘米,使下层菌丝露出,接受新鲜空气。料面处理后,用铁针扎孔(不要刺破袋底),一般每袋插5孔以上。上述操作要仔细,千万不能压挤袋料,否则菌丝体受损伤,而推迟现蕾时间。插孔后,用0.5%尿素液灌入袋内,一般100克左右。灌水满出料面2厘米左右,数分钟后即可渗入料内,如果一次水量不够,则第二次补足。若数小时之后,料面仍有积水,应该倒掉。灌水后即可盖膜催蕾。每天掀膜数次,促进现蕾。现蕾后,幼菇长至2 -3厘米时,撑起袋口进入长菇期。插孔灌水是袋栽金针菇夺取后潮菇产量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