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真姬菇加工工艺:
1)原料的验收和漂洗:盐渍用真姬菇应在子实体成熟时及时采收,将一丛丛菇一个个地分开,去掉基部的小菇和死菇,切去长出的菇柄,按照规格要求进行分级验收。日本商人对盐水真姬菇的分级标准列表,供参考。
出口盐水真姬菇分级标准表
级别 L级 S级 M级
菌盖直径(厘米) 2.0~2.5 2.6~3.5 <3.6
菌柄长度(厘米) <3 <3 <3
由于真姬菇体极易萌发出菌丝,分级后要及时漂洗和预煮,用清水洗去泥屑。
2)预煮:用清水预煮,菇在沸水中煮沸5~7分,煮透为度。煮透的标准是:菇全没入水中,没有浮出的菇,菇柄由无光泽转变为有光泽,菇色加深,菇柄轻捏或重捏均能捏扁不破碎,失去弹性,味鲜不苦。每煮2~3锅须换水一次。煮透后立即捞出放人冷水中冷却,最好用流水冷却,务必迅速冷透。冷却后捞出沥出水分。
3)盐渍:先在缸底撒一层盐,然后倒入一层菇,如此一层盐—层菇直到满缸为度,最上面撒一层封面盐,加盖纱布和竹片作为隔离层,上加压石块,再放饱和盐水淹没菇体。总加盐量为菇重的40%。盐渍7~10天要翻缸一次,即把菇捞出放入另一缸,加入保护盐水,并在上面撒上1厘米厚的盐。保护盐水的配方是,每100千克饱和盐水中加入柠檬酸和偏磷酸各0.15千克。然后加盖缸盖,防止杂质落入。如此盐渍的真姬菇可以出售,保藏期1年左右。
食用茵盐渍注意事项:食用菌在盐渍过程中经常发生菇体腐烂变质,其中常出现的一种是菇体颜色发虹,手触发黏,菇软,而后腐烂,特别是夏季温度高时盐渍菇常因此变质腐烂,给菇农和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经调查,这主要是一种极端嗜盐菌引起的,它们属于微生物中古细菌亚界,盐杆菌科,细胞杆状或球状,能在15%~30%的食盐水中生活,在食盐中存在。在盐渍菇实验中,证明食盐灭菌处理能断绝“红菌”发生,因此盐渍菇时尽量选用优质精盐,经过灭菌后使用。同时,嗜盐细菌的生长和温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在20℃以下生长缓慢,在30℃以上生长活跃,所以—般盐渍菇变质腐烂常在7~8月。因此,盐渍菇保存尽量限制在30℃以下,保存在阴凉、干燥、没有直射光的地方。当然其他方面盐渍技术也要相应配合,如及时采收,轻拿轻放;杀青时大菇小菇分开,以免大菇夹生,小菇煮熟过度,要求煮透为度,冷却时要冷至菇心;盐水浓度要在22波美度以上;在产品发运前,是铁桶包装的,需扎紧内衬的塑料袋,如开口或塑料袋破裂盐卤外流,除腐蚀铁桶外,还会因菇缺水而变质;是塑料桶的,一定要加足饱和盐水,放上减震内盖,拧紧外盖等,各个工艺过程要环环扣紧,把好质量关,确保产品优质供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