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如能对上年秋季已连续出菇的菇床进行简单而巧妙的管理,就能轻轻松松地催生一季春蘑菇。具体方法如下:
1、松料补土。
当气温回升到10℃,要及时松料和补土。这不但有利于排除培养料中的废气,更有利于促使老菌丝断裂,促进新菌丝的长出,形成菌丝强势,为提高春菇产量打下基础。松料分大松、中松和小松,应根据菌床培养料的实际情况而定。对料内菌丝生长旺盛、土层菌丝结板的菌床,应采用大松。可将细土刮到一边,用竹签斜插入土层底部撬动粗土,捡除干瘪的老菌丝,每平方米撒入0.2千克石灰粉,随后将细土重新铺平。对土层菌丝长势不旺的菌床,应采用中松或小松。松料时,不必将细土刮出,连粗细土一起撬,然后用新土将料面凹陷处填平。
2、追肥补水。
培养料经上年秋季的连续出菇后,营养损失严重,PH值也降低了许多。
开春后,必须及时追肥和补水,春菇才能高产。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从以下方法中任选一种,追肥补水效果都十分理想。
(1)发酵料浸汁。把晒干的发酵料切碎,加入干重10倍的开水,浸泡一夜后取其滤汁,再加1倍清水,向床面喷施。
(2)菇根汤。将采菇削下的带泥菇根,加水煮沸15分钟,取其汤汁加10倍清水作床面追施,能提早出菇和延长出菇高峰期。
(3)尿素水。取尿素50克、葡萄糖10克加水配成0.1%~0.2%尿素水作追肥,可明显提高中后期产量,且菇质较白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