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品种—“192” 菌株种性介绍
“192”菌株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培育,生长温度4~28℃;菌丝生长速度18~20天长满直径9cm培养皿;菌落贴生、平整;菌丝致密度中等;气生菌丝发达程度少;菌落表面颜色为乳白色;表现出耐肥, 耐水和耐高温的特点,要求每平方米投料量30~35Kg,C:N≈28~30:1,含氮量1.6~1.8%,含水量65~70%, pH值在7左右, 正常管理的喷水量不少于As2796。菌种播种后萌发力强,菌丝吃料速度中等偏快,生长强壮有力,抗逆性较强,尤为耐高温。菌丝爬土速度偏快,纽结能力强,出菇快,开采时间比As2796早2天左右,转潮明显。该菌株特别适合工厂化栽培。
双孢蘑菇—“W2000” 菌株种性介绍
“W2000”菌株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培育,在PDA中菌丝最适温度24~28℃;菌丝生长速度16~18天长满直径9cm培养皿;菌落形态特征为中间贴生、外部气生;菌丝致密度中等;气生菌丝发达程度中等;菌落表面颜色为白色;菌落背面颜色为白色、无分泌色素;生长温度范围10~32℃;“W2000”适用于经二次发酵的粪草料栽培,表现出耐肥,耐水和耐高温的特点,要求每平方米投料量30~35Kg, C:N≈28~30:1,含氮量1.6~1.8%,含水量65~70%,pH值在7左右,菌种播种后萌发力强,菌丝吃料速度偏快,生长强壮有力,抗逆性较强,尤为耐高温。菌丝爬土速度中等偏快,纽结能力强,出菇较快,转潮较明显。
双孢蘑菇—“2796” 菌株种性介绍
“AS2796”菌丝在PDA培养基呈半气生型,菌落表面白色,背面白、无分泌色素,基内和气生菌丝均很发达,生长速度中等偏快,一般不结菌被。菌丝较耐肥、耐重水和较高温度,菌丝爬土能力中等偏强,扭结力强,成菇率高。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4~28℃,子实体温度14~20℃,菇体大朵、圆整、结实、菌盖肥厚、圆整无鳞片、柄粗短、无脱柄现象。菌褶紧密,组织结实。菌株要求投料量足和高含氮量,在辅薄料和含氮量低时,产量低且易产生薄皮菇和早开伞现象。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子实体质量优良,产量较高。
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1、时间:d(天)、h(小时)、min(分)、s(秒)。 2、长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 3、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 4、体积:m3(立方米)、L(升)、ml(毫升)、μl(微升)。 5、质量:t(吨)、kg(公斤 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 6、浓度:mg/L、mg/kg(ppm,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