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料处理 适当延长发酵时间,将培养料温度升高到50℃,保持8~10小时,每天翻料打透气孔一次,保持水分适宜。采用颗粒环播法,使菌种尽量避开袋内中心高温,以缩短菌种的复苏时间。做好熟料接种及培养发菌等环境的清洁杀菌。菌袋发菌完成进棚前,配制好3%石灰水溶液盛于大盆等容器,将菌袋逐一浸洗后再进棚。培养料进棚后,密闭菇棚所有门窗及通风口,先用80%敌敌畏1000倍液对菇房喷洒,然后每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甲醛和5克高锰酸钾熏蒸48~72小时,以达到彻底消毒杀虫的目的。
菇棚管理 发菌温度采取先高后低的方式管理,即装袋后迅速提升料袋温度,使其达到35~38℃,袋内中心温度升到40℃,维持2天,翻袋透气,稍降5℃左右,再次升温保温在35℃左右,菌种块产生菌膜后逐渐降至室温。结合通风换气,菇棚内要经常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10%石灰水溶液。一些化学气味,如涂料、汽油、煤油等的气味对发菌十分不利,应尽量避开。
防治病虫 病害初发即进行彻底处理。对菇蚊、菇蝇、夜蛾等害虫,用4.5%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菇棚门口撒2米以上石灰过道,以防爬虫进入。通风口、门口封挂防虫网,防飞虫进人。发现螨虫后,用菜籽饼、棉籽饼或豆饼制毒饵诱杀。对菇蚊、菇蝇,可以配制糖醋液诱杀,按高度白酒、糖、醋、水1∶2∶3∶4的比例配好后加3~4滴敌敌畏盛于容器,成虫趋味飞入,即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