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菇场由于灭菌消毒不彻底,病害防治不到位,害虫发生严重等原因,产量不断下降,效益降低。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老菇房成功发菌,增加效益。
外围环境消毒 清洁菇棚周围环境。粪堆、草堆、垃圾等应清理干净,将杂草一并清除,并喷洒多菌灵等杀菌剂,彻底清洁环境。
棚内消毒 用多甲溶液(多菌灵、甲醛、水比例1∶2∶100)对棚内进行地毯式喷洒,墙体、墙角、立柱、通风孔等都应喷到,不留死角。对于土棚,应把内墙面铲去3~5厘米厚再消毒。
晒棚 出菇结束后,揭掉遮阳物和棚膜,对可拆的竹木拆掉后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洗刷干净,利用太阳强光长时间暴晒竹木和菇棚(可雨淋)。10~15天后启用。该项措施能够较彻底杀灭棚内病毒、病菌。
更换架杆棚膜 对病害发生严重的菇棚,可拆除上层架杆、塑料膜等物,棚内堆以秸秆杂草,点燃焚烧,将草灰翻入土中,重新架杆覆膜,再配以喷洒药物,杀菌效果很好。靠近村庄、建筑物的菇棚不要采用该法,以免发生火灾。
土壤处理 对于必须采用覆土栽培的菇类(双孢蘑菇、鸡腿菇等)和采用覆土方式栽培的菇类(平菇、高温香菇、灵芝等),对覆土材料宜采用暴晒、药物闷堆的方法消毒灭菌。铲去老菇棚内10厘米以上的地表土,更换新土,或对地表土进行与覆土材料相同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