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培养料的堆制:培养料严格按照配方配料,经过一次发酵,二次发酵或高温处理等规范操作堆制优质培养料。
6. 播种:选择菌龄适当,菌丝活力强的栽培菌种混播法播种。
7. 发菌管理:播种后,前三天内,以保湿为主,视空气情况稍作通风,以促进菌丝萌发吃料,遇高温(28-30℃以上)天气,应通风降温,防止菌丝闷热不萌发。3天后随着菌丝生长,逐渐加大菇房通风量,促进菌丝尽快在培养料中定值。播种7-10天,菌丝基本布满料面,每天均应揭地膜通风,通风口也应经常打开,降低空气湿度,促进菌丝向料内生长。
8. 覆土:发菌18-20天左右,菌丝吃料至料厚度的2/3,接近料底时,应及时覆土。覆土方法采用粗细土混合覆土,覆土厚度为3.5厘米。
9. 覆土后发菌管理:覆土结束后,对土壤进行调湿采取轻喷,勤喷的方法,在2-3天内迅速将土壤调湿,土层含水量以手捏土壤成团、不粘手为宜。若厚度不够3.5厘米的地方,尽快补充覆土。调水结束后早晚各通风1-2小时,降低室内湿度,让土表稍干于土层内部,可抑制杂菌滋生。以后每日视土层干湿情况,适当少喷勤喷调节湿度。温度控制在25℃以内,约10-15天,当菌丝快要长上土层表面时要用小耙将表土轻轻搔动一次(搔菌),这样可以促进菌丝横向生长,不冒出土面,防止过早扭结出菇、造成出菇不齐、密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