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料香菇在完成灭菌接种后,后期管理也是栽培成败的关键环节,接种后要进行发菌、转色脱袋、出菇管理、采收几个环节:
一、发菌
接种完的菌袋摞在一起,接种口两两对接,而且接种孔须向两旁,不要相互挤压,以利发菌,可摞1米高,留出人行道。袋堆上覆盖农膜,挡光又保温。菌丝生长阶段,反季香菇棚温保持5-15℃,用低温培养菌丝,不宜超过20℃,否则杂菌大量发生,秋冬菇棚温控制在20-25℃。棚内不可洒水与喷水,保持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左右,避光培养,室内保持定期通风。当菌丝蔓延生长至直径7cm左右时,要及时翻堆检查换气,并第一次扎孔增氧,每袋扎孔10-15孔,改为"三井字形"叠放。第二次在菌长满时,扎20-25孔,第三次在第二次扎孔后1个月时,扎25-30孔。在翻堆扎孔时,及时挑去污染袋,随着气温的升高,及时调整疏散,有利于通风,促使菌丝健壮生长。
二、转色脱袋
40-45天菌丝长满袋,并开始转色,由白色转为黄褐色,整个菌块变为一体,转色期10-15天。转色适宜温度是20-24℃,低于15℃,高于25℃,菌皮难形成,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同时需要散射光和新鲜空气。在转色过程中,菌袋有吐黄水现象,要及时排放,以防烂袋,保证转色均匀,以保出菇好,产量高。转色阶段温度不能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在60-80%。可采取地面喷水降温,以利转色均匀一致。在室外越夏,要搭建遮阳棚,用遮光率在90%以上的遮阳网。在越夏管理中,注意防虫,防杂菌,若有菇蝇、蚊危害,用菇虫净喷雾,在地面洒生石灰,防止杂菌滋生,越夏中尽量少动菌袋和运输。待完全转色后脱袋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