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草腐菌,如草菇、鸡腿菇和双孢菇以及用发酵料袋栽平菇时,一般采用自然发酵法达到原料腐熟,初步杀灭病菌虫害的目的,但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1.中心部位厌氧发酵变酸,而外层原料变干,温度过低不足以杀灭病虫害;2.多次翻堆散失了温度,也增加了劳动量;3.常规的二次发酵是采用把原料置于封闭空间,分层放置,人工增温的方法,虽然能弥补一次发酵的缺陷,但也存在设施要求高,耗费能源多的问题,普通农户很难完成,并且人员进出封闭空间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改良的二次发酵,是在原地进行,最大程度利用原料本身发生的热量,添加少量辅助设备即可完成,步骤如下:
1、 原料一次发酵
按常规方法建堆,原料经3d堆制,中心温度达到40ºC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由于补充了氧气,再经1—2d,堆温可达70ºC,然后进行第二次翻堆,经2d原料基本腐熟,然后重新建堆,进行二次发酵。
2、简易二次发酵法
2.1建堆要求
建堆时要求达到中空效果,可根据堆长平行放置三根木棍,下边用砖垫起,中间一根略高,宽度约0.8m,再用麻袋盖住,然后把原料轻翻到上面,即所谓的“地龙”,堆仍建成原来形状,从中间横插一根管子,至中空部位,然后把原料用塑料膜覆盖,周围用砖压住,建堆完毕。
2.2巴氏灭菌阶段
控温发酵2—3d后,原料呈红棕色,布满大量白色放线菌,已达到发酵目的,最后进行巴氏灭菌:把通风管与蒸汽发生器相连,通入蒸汽,使原料温度达到62—65ºC,维持10h,停止,巴氏灭菌可彻底杀灭有害生物。蒸汽发生器用旧柴油桶做成,顶部引出一个出汽管和上水阀门,置于灶上,加约2/3的水后,关闭进水阀门,烧火,水开后,出汽管产生蒸汽。当通气发酵阶段的措施可使温度达到巴氏灭菌的温度时,可不再使用蒸汽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