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转色越夏期间正值高温季节,这个时期常常会因为环境条件变化或管理不当使菌棒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而影响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当菌棒瘤状物形成,进入转色越夏期间,要加强管理,一般不要移动或碰撞菌棒,管理上重点要抓好“控温、通风、喷水、变温、刺激、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
温 度调控
转色期间要求温度18~22℃,而大棚白天的温度常常高于28℃,最高时达到35℃以上,抑制了菌丝的正常生长,造成菌棒转色慢。生产过程中,棚内温度最好控制在33℃以下,温度过高时,要增加遮阴物,特别是草帘过薄,遮荫效果不好的大棚,要增加草帘的覆盖层数,或加盖遮阳网,严禁阳光直接照射到菌棒上。
水 分管理
转色期间棚内空气相对湿度70%~80%为宜,转色时环境湿度过大,会引起菌丝徒长,影响产量。湿度过小,菌棒难以转色。转色前期,管理上,可在早晚进行地面洒水,增加棚内的空气湿度,不要在中午喷水,也不要直接向菌棒上喷水。菌棒转色后进入雨季,棚内空气湿度较大,要停止喷水,若湿度超过80%时,可向地面洒干石灰粉降湿。
变 温管理
在香菇转色期前,白天棚上要盖草帘,底下留通风口,进行正常的通风,晚上可揭开草帘和薄膜让空气充分进入。这样,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达到10℃以上,连续3~4天的大温差刺激,菌棒表面就会出现不规则的白色裂纹,很快即进入转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