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草菇栽培时间及原料配比
草菇属高温型品种,最适生长温度28~32℃,最佳栽培时间一般6、7、8月份,如配备加温条件5月、9月份也是栽培的好时间。
原料配比:①每平方米用麦秸(糠)或稻草20~22千克,干牛粪2.5~3千克,石灰粉0.5千克,菌种1千克;②用棉壳或棉渣作原料,每平方米10~12千克,石灰粉0.5千克,麸皮0.2千克,菌种0.5千克。
3.栽培方法
根据面积,按上述介绍的配方,称取原料,加水拌匀,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70%~75%,堆积发酵。3天后开始翻堆,隔一天翻一次,连续2~3次,待原料柔软后,即可趋热进入菇房。有些菇农图省事,如用稻草作原料,直接往床架上放干稻草,稻草放好后,直接用水管在最上层的床架上加水,流到下面每层架上,直至料的含水量达到70%~75%。随即将干牛粪、石灰粉混合拌匀,加水后,直接撒在麦秸(糠)稻草上。封闭门窗,采用大油桶制成蒸汽炉,往菇房通入蒸汽,温度达到70℃。再维持10~12小时后,自然降到40℃左右时,打开门窗。温度下降到35℃左右时将菌种均匀的撒在料面上即可。
管理:播种后,严格控制温度在30~32℃之间,前两天不通风,两天过后,每天通风1小时左右。按照此法管理,用麦秸、稻草作原料一般12~14天出菇,采用棉壳、棉渣作原料一般5~7天出菇,从出菇到采菇一般4~5天,3~5天头潮菇可采收结束,第一茬产菇量占总产菇量60%左右,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用1冤的石灰水对培养料重喷1次,使含水量接近第一潮出菇时的含水量,保持温度30~32℃,5~7天即可出第二茬菇,出菇后,同样4~5天即可采收,第二潮采菇量占菇总量的20%~30%,为提高菇房利用率,一般收两茬菇后,即清理出菇房为下期栽培赶时间。如不再栽培,还可继续喷1%的石灰水,促使出第三潮菇。
4.产量结果
采用麦秸(糠)、稻草作原料一般每平方米可出菇4~5千克,采用棉壳、棉渣作原料,每平方米可采菇3~4千克。可根据当地原料,哪种原料成本低,采用哪种原料进行草菇栽培。
待草菇栽培9月底结束后,及时消除废料,对菇房进行彻底消毒。
消毒方法 用5%~10%的浓石灰水对墙壁和栽培架进行粉刷,并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密闭薰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