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灭菌与接种
将装好的菌袋置灭菌锅内进行消毒灭菌,灭菌时间可根据锅内容积大小与装料多少而定,一般常压蒸气灭菌100℃持续6~8小时,然后取出放在冷却室内,待料温降至20℃左右时接种。接种时选用菌丝洁白、健壮、生长旺盛、无杂菌污染的菌种,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整套程序要求严密迅速,以防杂菌侵入。接种时先将原种(二级扩大种)瓶口打开,以酒精灯火焰封口,然后再将栽培袋口解开,用接种钩迅速取出原种接入栽培袋内,每袋接种量约为25~50g,接完种后,在袋口塞一棉团,松紧适宜,扎好袋口,有利通用供氧,促进猴头菌丝健壮生长。
4.栽培与管理
接种后将栽培袋移进栽培室,排放于地面或角铁层架上,室温以控制在25~30℃为宜,约30~35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低于12℃生长缓慢,高于33℃则需通风降温。当猴头菌蕾出现后,可将室温降至18~28℃,但以20~23℃发育最好,现蕾最快。当菌蕾长至瘤状突起时,即可在其顶上塑料薄膜处撕一小孔,或解开袋口,再将室温降至16~18℃,此时管理应注意通风换气,每日早、中、晚各打开门窗1次,每次通风约15~20分钟。各阶段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差异较大,菌丝生长阶段一般以10%~20%为最好;子实体生长阶段则以90%~95%为宜。低于90%,生长缓慢,肉质低劣,子实体瘦小;低于90%,生长缓慢,肉质低劣,子实体瘦小;低于60%很难现蕾,即便出现幼蕾,也会很快干枯;高于95%以上,则易出现畸形蕾,多表现为松散分枝型,且易腐烂变质。猴头菌喜光,需有一定的散射光条件下,在完全黑暗条件下,菌丝虽能生长,但很难形成子实体。因此在培养猴头菌时必须保持室内明亮,最好有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一般在猴头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注重勤喷雾状水以利提高产量。
秋季气候凉爽,雨量充沛,空气湿度较大,是栽培猴头菌的最佳季节,其它季节应根据猴头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栽培才能成功。
5.采收
当子实体球块长满菌刺,菌刺长的约1cm左右,色泽白色,即可采收。采收时,以左手按袋,右手紧握子实体慢转而下,注意菌柄不宜留茬过高,以免喷水后腐烂,招引杂菌及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