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病虫防治 » 正文

    应用NICOLER消毒技术 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4-06-25  【来源】:世界工厂网
      二.污染食用菌菌种的常见杂菌
      据从事食用菌动态消毒技术研发的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立法介绍,在接种环节污染食用菌菌种的杂菌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酵母菌。该种菌的菌落表面光滑、湿润,有粘稠性,多数为乳白色、白色,也有粉红色、淡褐色、黄色。食用菌菌种被酵母菌污染后,会导致培养料发酵变质,产生酒酸气味,食用菌菌丝不能生长。
      2.放线菌。菌落呈放射状,其菌丝体有基内菌丝体与气生菌丝体两种类型。
      3.霉菌。霉菌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杂菌,品种很多。霉菌菌丝多数无色,也有呈褐色或绿色的,还有些霉菌初期的菌丝无色,后期渐渐变为有色,菌落呈棉絮状或绒毛状。
      4.细菌。菌落多为白色、无色或蓝色,呈现粘液状;常包围食用菌的接种点,使食用菌菌丝不能扩展,菌落形态特征与酵母菌相似。
      细菌污染培养基后,会发出难闻的气味,细菌的菌落较小,多数表面光滑、湿润,半透明或不透明,培养基受细菌污染后,呈现粘湿、色深,并散发臭味,严重时,培养料会腐烂发臭。
      三.菌种遭受污染的原因
      食用菌菌种遭受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
      1.菌种培养室不卫生。2.培养基灭菌不彻底。3.接种室消毒不严,或接种人员操作不当。4.食用菌菌种中含有杂菌。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