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双孢菇基料的科学处理


    【发布日期】:2014-07-04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4.发酵处理:
      (1)预湿和建堆:将麦秸直接加水预湿,维持2天左右,使之充分泡透。稻草、玉米秸、玉米芯等亦如此处理;棉籽壳、菌糠废料,可在堆发酵前2~4小时加水拌匀即可。
      除三维精素外,全部原辅材料进行建堆发酵。方式是一层草料、一层牛粪(鸡粪等)及辅料,层层堆叠。一般建堆时,牛粪应有剩余,不要全部铺于料中,应在料堆顶部用牛粪顺堆长堆起一尖顶,使之挡雨、挡料堆热量上升散发过多。温度计插入料堆1米高度处的料内40厘米左右,用以监测料温。
      (2)一次性发酵:自建堆之日算起,每天翻堆1次,共翻5次,目的是改变料堆中各发酵区域的位置,尤其使边料、底料、顶料等上一次发酵过程中温度处于偏低水平的基料,经翻堆后进入高温发酵区域接受高温,得到充分地发酵,并由此改变其理化性状,使营养得以有效的分解和转化。翻堆的方法:提前数小时对料堆喷水,使边缘草料得以充分吸水。翻堆时先将堆顶牛粪扒下来;从料堆的一端开始,先将边料取下,将堆内高温区料做新料堆的底部和顶部,将边料、底料、顶料翻入新料堆的中部位置。建新堆的程序仍同第一次建堆,将牛粪按层铺上,值得注意的是,在翻堆过程中,原料堆中的牛粪等辅料已很难完全取出再重新铺层,因此,只有尽量均匀地使之分布在各料层中。翻堆时应从第二层时开始适当补水,每层补水量视原料的含水而定,以湿透而不渗流为宜,以免营养流失。第二次翻堆方法同上。第三次翻堆时,用800倍辛硫磷溶液,在每层料中均匀喷入,用量为每1000公斤干料50公斤左右,以驱杀侵入料堆中的害虫。最后一次翻堆时,调整基料含水率,并将三维精素均匀喷入,2天后摊开降温,并调配含水率至65%左右、pH值8左右,冷却至30℃以下或常温,即可进棚铺料播种。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