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交易量最大的菇种之一,其总量居于食用菌之首,河北、山东等地已形成了产业化生产。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双孢菇的出口量大幅度减少,加之国内市场的认知度和承载力等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菇贱伤农现象的发生。但作为国际性食用菌品种,双孢菇的地位不可动摇,希望栽培区菇农不要因暂时的困难失去信心,仍应从技术入手,提高栽培生产的科学性,把产量搞上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为此,本报特邀请研究员撰写文章,以提高广大双孢菇种植户的技术水平。
1.双孢菇基料的处理原则:营养均衡、科学发酵、腐熟均匀、无病虫。
2.基料配方:麦草(或稻草)3000公斤、牛粪粉3000公斤、过磷酸钙6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粉80公斤、石膏粉80公斤、碳酸钙90公斤、赛百09药物1500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440克(12袋)。该配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基料营养的全面均衡,使得双孢菇菌丝健壮,生物转化量最大化。除上述原辅材料外,玉米芯、玉米秸、棉籽壳、菌糠、沼渣、鸡粪、猪粪等均可作为栽培原料。
3.原辅材料要求:所有原料均需新鲜、无霉变,麦秸、稻草在作物收获季节,即应趁天气晴朗时及时晒干,玉米芯粉碎;牛粪摊开,用耙子将牛粪搓、敲,使之很快呈碎粉状态,然后过筛一次,将1厘米以上粪块集中进行再次制碎,最后牛粪成粉;鲜鸡粪、猪粪等充分晒干,然后按10%比例加入生物发酵剂,进行堆积发酵,无发酵剂时,可加入2%石灰粉、2%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按粪水比1∶1左右加水拌匀,建堆发酵。约2~3周,粪堆中布满白色放线菌、体积重量比明显减轻、臭味大为降低时,即可摊开暴晒,晾干即可。石膏粉生、熟均可,但以生石膏价格合适;石灰粉应以生石灰加水分解后的新粉为好,时间过久、含水过高的也可使用,但应根据情况酌情增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