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原料准备―建堆发酵―巴氏消毒―铺床播种―覆土―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
栽培季节:草菇属高温结实型菇类,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20~40℃之间,适温为30~39℃,最适温度为36℃,子实体分化温度为27~31℃,最适温度为28~33℃,以6月20日~9月20日在棚内栽培为宜。
菇棚处理:栽培过双孢菇和其他食用菌的菇棚经清理废料和消毒后,可在夏季栽培草菇。具体方法是,在双孢蘑菇生产季节结束时,将菇棚内的废料清理干净,将棚体墙壁上的土刮掉1层,用石灰浆粉刷1遍。把地面畦床和工作道挖去1层土,撒1层石灰粉。揭去菇棚上的遮阳物,打开通风口,暴晒5~7天备用。
配方:麦草100千克,麸皮10千克,石灰4千克。
麦草发酵与消毒
(1)将麦草切成10~20厘米长的碎段,用浓度为3%的石灰水浸泡24小时,使麦草吃透水井变软。或是铺1层麦草撒1层石灰,边喷水边踩,做成宽1.5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堆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温,进行预湿发酵,当堆温升到60℃时,保持24小时,翻堆并搬入菇棚内。
(2)将发酵的麦草搬入菇棚内再建堆,堆高1米、宽1米、长不限。建堆时要踩压紧密以利提温,建堆后补足水,关闭门窗,利用太阳的辐射热和堆温使菇棚温度上升到60℃,并维持10小时,然后在菇棚顶上覆盖遮阳物并加强通风,使棚内堆温降到48~52℃之间,维持24小时,没有氨味时铺床。铺床将发酵、消毒后的麦草铺在床面上形成中心高、周边低的色背形,中心料厚20厘米,周边料厚15厘米,上面撒上麸皮(用浓度为2%的石灰水浸泡)和石灰粉并喷足水,使含水量达到75%左右,pH值在9.0~10.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