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子实体培养时必须要有出菇的口子。瓶栽猴头菇,拔去棉塞或去掉牛皮纸在封口塑料薄膜中央开一直径2厘米的圆孔即可。袋栽猴头菇,去掉颈圈内的棉塞或揭去接种穴上的胶布,袋上用塑料薄膜覆盖,每2-3天将薄膜掀动一次,促使菇蕾形成。当菇蕾直径2-3厘米时,揭去薄膜。
控温调湿:菇房温度应保持在12-20℃之间,以18℃左右最为适宜,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每天用喷雾器向室内喷水3-4次。高温时,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如顶部覆盖、通风换气,增加喷水等;低温时,要加强增温保温措施。
适量通风:猴头菇子实体生长要求有新鲜的空气,通风良好,子实体个大、质紧,色白,生长快,产量高,菌刺长短适中,商品性好。否则,产量低,甚至会出现畸形。因此,应注意菇房的通风换气,每天定时打开通气口,高温时,多在早晚通风,每次30分钟左右;低温时,可在中午通风,经常保持菇房的空气新鲜。
光照:猴头菇子实体虽然能在黑暗条件下形成,但常会出现畸形菇。而且强光也不利于子实体的形成。一般以光照200-300勒克斯为宜。一般菇房有一定的散射光即可。 采 收
猴头菇要在子实体完全成熟前采收。标准是:子实体大小基本长足,坚实,孢子还未散发,菌刺1-1.5厘米长即可采收。过晚采收,则肉质松、苦味重,不利加工,而且,影响下一批菇的形成。采收时,一手压住培养料,另一手将子实体轻轻拔下或用小刀割取。
采收后,及时清理料面,轻轻搔一下菌,让菌丝体复壮。在适宜条件下,过15-20天就会陆续出现二潮菇。一般可采收2-3次。从接种到采收结束大约需3个月.采收后保鲜不可超过12小时,少量可鲜销,量大可晒干,也可在60℃下烘干,再用双层塑料袋密封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