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湿度。长耳期间,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以85-90%为宜。要注意干湿交替,晴天喷水3—5次,阴天少喷,雨天视其情况适当喷,做到干不见白,湿不流水,保证银耳整天不收边。
2.温度的调节。银耳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3一25℃,在18℃以下生长缓慢,此时堂内要注意升温和保温。当温度在30℃以上时,时间过长对银耳生长不利,这时要注降温,加厚荫棚或在棚上喷洒冷水。低山在伏天无法降温的情况下,最好停止供水,采用“伏歇”的办法,待气温适合后再进行管理。
3.防治菌、病、虫害。银耳在生长过程中高温、高湿、闷热,场地不清洁等,常常引起杂菌感染,影响产量和品质。在管理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大量施用有机磷农药会造烂耳,并杀死真菌,还会在耳片上留下残毒,对人食用有害。因此,在银耳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重视每个环节的清洁卫生和严格消毒,是防止和减少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一)耳棒排堂前,将耳堂密闭,用硫磺、海椒面、土烟骨头、木屑等混合点燃烟熏,耳堂周围用1:2000倍浓度菇虫净喷雾,对菇蚊、菌蛆、线虫、跳虫进行杀灭。
(二)长耳期间若发生虫害,将鲜苦参、苦葛、山野棉皮、苦梁皮叶等任意一种5斤加水15斤,将水煮到10斤,过滤后的药液以1:5—10斤清水浓度喷雾耳棒及耳堂,对螨虫、菌蛆杀灭效果较好(每采一批鲜耳轮换药杀一次)。
(三)将菜枯炒香,于晚上放在干净的废布上,然后在耳棒上下端多处丢放,第二天早上收回放在猪草锅内煮死害虫。
(四)将猪、鸡等骨头在火灰里煨香,晚上放在耳堂多处,第二天早上收回,用火烧掉,可杀死螨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