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将稻草泡湿,当晚放在耳堂内,第二天早上把稻草抱出耳堂烧掉,可杀死草鞋虫、螺咝虫等害虫。
(六)采耳时候,装银耳的工具上面要铺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耳脚、菌块等落在耳堂内,产生虫害。
总之,银耳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一环紧扣一环,抓住每一环技术要点,才能夺取银耳的优质和高产。
七、采收和加工
及时采收和加工银耳,直接关系到产量和质量。因此,掌采收标准和加工是十分重要的。
1.采收。通过七天左右的生长,耳片完全展开,边沿发亮,白色透明,手触摸有一定弹性.这时即可采收,应拾大留小,拾弱留强,不能一扫而光,要分级堆放。采时要整朵摘下,不能留下残片,否则会引起烂耳根和菌丝。一个健康耳脚可采收3—5次。
2.加工。将采收的银耳,立即剪去耳根发黄的部分,在清洁的水里迅速淘洗干净,有条件的地方用远红外线、烘干机及时晒干(或烘干),分级包装,严防受潮霉变。
传统烘烤银耳的方法,是用较大的、节稀的老斑竹或木竹,刮成三匹或四匹须的耳签,每根须间隔1.5厘米。用时将耳签擦少许菜油,再穿鲜银耳,穿好后放到铁丝笆烤架上烘烤。不论用什么燃料烤耳都要求绝对无烟,火力大小以人的手背伸入丝笆上,感觉不烫,但又不能久放为准,一般温度40—60℃为宜,精心烘烤的银耳,洁白粘联成串,耳片空松、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