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级摇瓶菌种
为了扩大种源及缩短种子培养周期、二级种可采用摇瓶液体培养。
培养基配方成分同母种培养基不加琼脂。
将液体培养基分装入250ml盐水瓶中,每瓶装入培养液100ml,瓶口用塑料薄膜封好(1公斤/厘米2),灭菌40分钟。
将培养成熟的母种,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钩接入盐水瓶培养基中,接种量,1支试管斜面菌种接4-6瓶为宜。
接完菌的盐水瓶培养在摇床上,室温控制在20-22℃,振荡培养4-5天,待形成菌球,培养液变清,即可使用。
3.罐头瓶栽培
培养基:小麦粒、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蛋白胨、维生素B1等。
方法:每个罐头瓶装小麦粒30g、加营养液45-50ml、瓶口用聚丙烯薄膜封好,外用皮圈扎口,放置(1公斤/厘米2)压力下,灭菌50-60分钟,取出后放入接种室备用。
接种:用连续注射器接种,将摇瓶菌种用无菌水稀释,每瓶菌种可接200瓶,方法是1人拿菌种瓶,另一人往培养基中扎破塑料膜注射,每瓶注射5ml菌液,工人操作1小时可接种1000瓶左右,接完种罐头瓶移入培养室的培养架上进行培养。
培养与采收: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大约在15天左右菌丝长满培养基,虫草菌丝为雪白色不呈絮状。这时给予足够的光照,培养基则很快转成黄色。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虫草子实体在密封的瓶中,仍能正常生长,因此,为减少瓶内水分蒸发无需去掉封口薄膜,只需在薄膜上扎几个眼即可。40天以后开始长草芽,当虫草子实体长到瓶口肩部,表面密生许多突起的小疣(子囊壳)即可采收,采收时打开瓶口用镊子取出子实体,整齐排放在竹帘上阴干、装入塑料袋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