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分管理主要目的是补充覆土层的水分含量和菇房内的相对湿度,以满足姬松茸子实体的生长需求。
(1) 喷“ 结菇水” 覆土后15-20d,当土缝中出现线状菌丝开始扭结成米粒大小的原基,适时喷“结菇水”,促进子实体迅速形成具体用量应根据覆土材料的土质、厚薄、菌丝的强弱、菇房的保湿条件并结合气候情况,决定喷水的时间、次数和数量喷水的原则是轻喷勤喷,标准是土粒以手指能捏扁,搓得圆,不粘手为宜。
(2)喷“出菇水”当子实体原基长到绿豆大小时,生长加快,需大量水分,要及时喷1-2次“出菇水”,促使子实体迅速出土长大注意水温要尽量与棚温相近,不可使温差过大;喷水量应根据子实体多少而定,菇多则多喷,菇少则少喷;喷水时间是在喷结菇水后的4~6d进行,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当大批子实体黄豆粒大小时,可再喷1次“保菇水”。
(3)喷“维持水”夏秋季气候干燥,水分蒸发量大,应经常向菇房内空间喷“维持水”,保持菇房内空气湿度在85%-90%,覆土层基本湿润,满足菇蕾的生长发育需要喷水时间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喷水次数及用水量应根据菇房温度、通风等情况灵活掌握。
(4)喷“转潮水”每潮菇采菇完毕,在立即清理床面死菇、剔除老菇根后,减少喷水量,2-4d后逐渐加大喷水量,使下潮菇尽快得到水分而转潮每天喷水1次,连续喷2-3d,随后喷维持水,直至下潮菇蕾形成,再喷出菇水和保菇水。
(5)通风管理姬松茸是一种好氧性食用菌,出菇期间必须保持菇房内空气新鲜,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相对的空气流通如遇28℃以上高温应昼夜通风,以免高温闷棚,造成大批死菇。
7、采收
当子实体含苞还未开伞,菌盖为褐红色,表面有鳞片就要及时采收,气温高时每天早晚各采收1次,采大留小采收时应用手捏菇柄中部轻转上拉,尽量减少菇根带泥,采收后及时补土管理一批菌袋一般可采收4~5潮菇,每潮菇间隔10d左右。采收的鲜菇及时销售或进行盐渍、烘干处理,以免菇体开伞,影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