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来源与配方
每年3-4月,金针菇采收完毕后产生出大量的金针菇菌渣,正好用于姬松茸栽培制袋为优化培养料理化形状和营养互补搭配,通过试验筛选出了姬松茸制袋栽培的最佳配方,其配方为金针菇菌渣40%、锯末20%、棉籽壳10%、牛粪15%、谷壳5%、麸皮5%、钙镁磷肥1.5%、石灰2.5%、石膏1%。
2、培养料处理
先将金针菇菌渣打碎,棉籽壳预湿,将菌渣、锯末、棉籽壳混匀,调节湿度60%左右,然后一层料一层牛粪建堆(若是干牛粪需加水搅拌后加入),建堆时高度以1.5m、宽度以2m-2.2m为宜,长度可根据堆料场地情况灵活掌握建堆完成后在料堆四周打上通气孔,堆顶做成龟背型,遇阴雨天加盖塑料薄膜。
建堆发酵一般需翻堆3次,翻堆间隔时间为6d、5d、4d,翻堆时按“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放两头,两头放中间”的原则进行,以保证堆料腐熟均匀发酵结束后,在发酵料中加入5%谷壳、5%麸皮、1.5%钙镁磷肥、1%石膏、2.5%石灰,混合均匀,调节PH值7.5,水分62%。
3、菌袋制作
采用 22cm×45cm聚乙烯袋进行装袋,每袋装干料约1.25kg,装袋时发现破损及时修补常压灭菌, 保持1 0 0 ℃ 1 2 h 灭菌后的菌袋,待温度下降至60℃时,趁热卸袋出灶到接种室待袋内温度下降到常温时,两头接种,套上颈圈及报纸封口,接种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
4、菌丝培养
将接种后的菌袋转入培养室进行培养,采用井字形码放,袋与袋之间保持5cm的间距,防止烧袋菌丝培养期间培养室保持黑暗,室内温度25℃左右,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过35~40d,菌丝即可长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