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发菌管理
⑴菌丝萌发定植期管理北方滑子菇接种通常部署在2月中旬―3月中旬完成,此时日均匀温度在―6℃―5℃左右,未达到菌丝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5℃以上,这时需人为提温,如在室外码盘发菌的,夜间运用玉米秸或稻草将菌垛周围围起。增进菌丝定植,并每隔三四天测料温一次,菌块温度高于12℃以上时,应将菌盘单盘上架摆放。
⑵菌丝扩展封面期管理定植的菌丝体,逐步变白,并向四周延长。随着温度提高,菌丝生长加快并向料内生长,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杂菌也会蔓延,造成污染,这个阶段应以预防污染为中心,未上架的菌盘摆成“品”字型,垛高8层以下,棚内温度节制在8℃―12℃为宜,恳求五至七天翻盘倒垛一次,加大通风量。
⑶菌丝长满期管理进入四月中旬,气温升高,菌丝已长满全部盘,此时菌丝呼吸加强,需氧量加大,释放热量,需要控温在18℃左右,另外加大通风量。
⑷越夏管理
七八月份高温季节来临,滑子菇通常已形成一层黄褐色腊质层,菌块富饶弹性,对不良环境抵挡能力加强,但如温度超过30℃以上,菌块内菌丝会因为受高温及氧气供给不足而死亡。因此,此阶段应加强遮亮度,日夜通风,棚顶上除打开天窗或拔风筒外,更应安装双层遮荫网或喷水降温设施。并且在所有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避免成虫飞入或幼虫损害,必要时可喷洒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如:喷洒20%的溴氢菊脂或氯氢菊脂等
2.9出菇期管理8月中旬气温巩固在18℃左右,滑子菇已达到生理成熟,可进行开盘出菇管理。
⑴划菌:菌块的菌膜太厚,不利于出菇,需用竹刀或铁钉在菌块外表划线,纵横划成宽2cm左右的格子。划透菌膜,深浅要适度,通常1cm深即可,划线过深菌块易断裂。此后平放或立放在架上、喷水,调节室温到15℃左右,促使子实体形成。⑵温度管理:滑子菇属低温型品种,在10―15℃条件下子实体生长较适宜,高于20℃子实体形成慢,菇盖小、柄细、肉薄、易开伞。子实体对低温抵挡力强,在5℃左右也能生长,但不茂盛。变温条件下子实体生长极好,产菇多、菇体大、肉质厚、品质好、茁壮无杂菌。9月以后深秋季节,天然温差大,应充分利用天然温差,加强管理,增进多产菇。夜间气温低,出菇室温度不低于10℃;中午气温高,应留意通风,使出菇室温度不高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