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类,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机牛肝菌的简易加工技术。
1.选菇
野外采摘的有机牛肝菌有时会混有杂菌、杂物,加工前要仔细精选,将不同种类的牛肝菌进行分类,分别加工,以保证加工产品的纯正。
2.摊晾
雨天或阴天采摘的菇本含水量高,要在通风干燥处摊晾l—5小时,以降低菇体水分。采后不能及时加工的有机牛肝菌也应在通风处滩晾。
3.去杂
用不锈钢刀片削去菌柄基部的泥土、杂质,去除树枝、落叶、毛草等杂物,提高产品的净度。
4.分类
按有机牛肝菌的种类、菌的大小、菌伞的开放程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幼菇、半开伞菇、开伞菇等类别,分类切片加工。
切片用不锈钢刀片沿菌柄方向纵切成片,切片要求厚薄均匀,片厚1厘米左右,尽量使菌盖和菌柄连在一起,切下的边角碎料也可一同干制。切片时不宜用生锈的菜刀,否则会影响干片的色泽,降低品质。
5.摆片
有机牛肝菌切片后要及时脱水干制,干制前必须合理摆片,应按菌片的大小、厚薄、干湿程度分别摆放。晾晒时可将菌片放在竹席、窗纱或干净的晒坪上;烘干时将菌片排放在烘筛上,摆片时切忌堆积、重叠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