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堆积5-7 d后.接种点菌丝萌发变白,4一8℃条件经10 - 15 d,菌盘表面布满白色菌丝,并开始向培养基深层生长。此间沮度变化大一旦气沮迅速上升,不能及时将菌盘散开,温度越高.菌丝生长越旺,菌丝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因薄膜包裹而散发很慢,几天后就会使培养基变酸.出现“烧堆”现象。
(2)适时上架一般在4月末进棚上架,高温提前到来时应早上架,气温较低的年份。可晚上架,一般当堆内温度达10-12℃时应及时进栩上架.防止高温烧菌。上架后,随着气沮逐渐升高,菌丝生长更加旺盛,必须加强培养场所的通风.每隔1 -2 d就应给菇房通风.同时简易菇房顶部要盖上遮阳物(草帘、苇帘等),以防阳光曝晒使菇房内沮度异然上升。这个阶段是杂菌污染的多发期,因此要经常检查菌盘.如果个别菌盘发现杂菌污染,可将其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继续培养。在接种后40 d左右应上下调换一下位置。
(3)提膜换气随着外界气温不断升高,菌丝逐渐布滴整个料面,此时应适当提松塑料膜,通风换气,以利菌丝生长,50一60 d后,菌丝便遍布整个培养料,形成菌块。
(4)促进蜡质层形成从菌丝长满菌块到出菇60-70 d的时间,这个时期主要是促进菌丝转色形成蜡质层。
蜡质层形成的好坏,对产量结果影响很大。正常的蜡质层有橘黄色和红褐色之分,厚度在0.5一0.8 mm,蜡质层对盘内菌丝起保护作用,既防止水分蒸发.又防止外部害虫和杂菌的浸人。形成良好的蜡质层也是菌丝健壮和高产的重要标志。
(5)安全越夏菌盘表面形成蜡质层后,表明菌块发菌已结束,苗丝体革本达到生理成熟。已具备出菇能力了。但此时正值夏季,外界环境温度高。越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菇房温度,加大菇房的遮阳程度.防止阳光直射菇房而导致温度升高。这个时期应使菇房温度控制在26℃以下.如果超过26℃,在加强通风的同时,可采取喷冷水降温的措施。在高温期间如果不采取降温措施,使菌盘长时间处于高温条件下.菌丝体就会受到伤害,出菇能力将大大减弱。进人出菇管理的前夕,应对整个菌盘检查一遍.如果有整盘污染杂菌的,应及时拣出处理掉,对于局部污染的菌盘可移出菇房与正常完整的菌盘分开,单独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