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秀珍菇栽培一般在秋冬和春季栽培,自然条件下,广东地区适合栽培时间为10月到翌年4月。夏秋季节可通过选择耐高温品种和降温措施进行反季节生产。越夏高温平菇、秀珍菇栽培的接种期一般在5-8月,经过20~30天发菌即可长满菌包,6-10月出菇。
品种选择
广东地区初秋生产时应继续选择耐高温品种,粤平2号、P139、鲍鱼菇、秀低845、基秀等。此时也应该开始为冬季生产准备低温品种的菌种。
培养料配方
选择新鲜、干燥、无霉变的棉籽壳、玉米芯、杂木屑、稻草等农作物下脚料(符合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 5099的规定),使用前将其暴晒3~5天,其他辅料要求无霉变、无结块。
配方1:棉籽壳43%,玉米芯44%,麸皮(米糠)10%,石膏1%,石灰2%(夏秋加大石灰用量可提高成功率)。
配方2:棉籽壳72%,稻草15%,麸皮(米糠)10%,石膏1%,石灰2%。
配方3:棉籽壳或玉米芯57%,木屑30%,麸皮(米糠)10%,石膏1%,石灰2%。
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原材料,调整培养基配方。
栽培工艺流程
菇房、大棚消毒→原料准备→培养基调配(含pH值、含水量)→装袋→灭菌→接种、套圈、封口→发菌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清料、打扫菇房。
培养料处理
拌料前先将主料预湿,以玉米芯等为主料时,一般提前1天先预湿;以木屑为主料时要先过筛,去掉尖利的木片和杂质,提前1天预湿;稻草也要提前1天浸泡湿透,捞起沥水备用。原材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机械或人工拌料),建堆,盖上薄膜发酵1~2天左右(中间翻堆一次)。
发酵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氧,避免厌氧发酵而造成培养料发粘发臭,发酵温度控制在60℃~65℃。发酵完毕,基质含水量60%左右,进行机械或人工装袋。塑料袋要求耐高温高压,目前使用规格为22厘米×38厘米聚丙烯塑料袋,装袋时培养料松紧度一致,装至离袋口5~7厘米,留出位置套颈圈,用绳子绑住。
灭菌
装好的袋料要当天灭菌,以免培养料酸败变质。灭菌有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高压灭菌时间一般为121℃(0.15MPa)持续3小时;常压灭菌温度达到100℃后再保持10小时以上。常压灭菌容易出现锅中水烧干的现象,锅中热水不足时应向锅中补加热水。高压灭菌结束后不能马上打开锅盖,待锅内压力降为零时方可打开。灭菌完的培养基放于接种室,待培养基冷却后方可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