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菇,是独特的平菇种类,与玉蕈不是一种,姬菇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都很强,可利用的栽培原料也非常广泛,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姬菇种植技术要点。
一、栽培季节
在常温下栽培一般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制袋,10月上中旬开始开袋出菇,出菇期直至次年4月上旬。
二、培养料配方
原则上培养料的碳氮比掌握在20-30 :1,PH6-6.5。
1、棉子壳93%,麸皮5%,糖1%,轻质碳酸钙1%。
2、杂木屑75%,麸皮15%,玉米粉3%,石膏2%,黄豆粉3?ィ__?%,糖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
3、棉子壳40%,蔗渣(杂木屑)40%,麸皮18%,轻质碳酸钙2
三、栽培袋制作与培养
姬菇代料栽培工艺与其他食用菌代料栽培基本一致,但在栽培袋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定培养料配方后应提前备料,杂木屑或蔗渣必须过筛,以免装袋时将塑料袋刺破
2、拌料时要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以手抓料紧握指缝中有2-3滴水珠滴下为度。
3、栽培容器一般选17-20cm×33-35cm×0.05mm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高度13-15cm,干料重0.5kg(湿料重0.9-1kg)。
4、装好料必须及时彻底灭菌,待料袋温度降到25℃以下即可无菌操作接种。
5、接好种的栽培袋?υ?4-26℃的培养室发菌,经常查菌,及时清理污染袋。
四、出菇管理
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即可将栽培袋移至出菇室(棚)进行出菇管理,要掌握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四大要素的有机协调管理。
1、温度管理 首先,应根据发生子实体的适温要求安排好生产季节。其次,在栽培过程中遇到气候的变化,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温度调节,当气温降低时,可将菇棚(房)四周关紧,必要时可用地膜把栽培袋口盖密;当气温升高时,尤其是气温超过25℃,早晚可打开菇棚(房)的遮盖物,同时可增加菇棚(房)内地面的湿度和空间相对湿度,以利降温。第三,要人为地拉大昼夜温差,促使菌丝扭结,形成原基。
2、湿度管理 菇棚(房)的水分管理一方面要根据菇棚(房)的保湿性能和气候变化的情况灵活掌握,阴雨天少喷水,晴天多喷水,菇棚(房)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5%-95%。另一方面要根据子实体发育期进行水分管理,催蕾期只要保持栽培料面湿润为宜,随着子实体的长大喷水量要适当加大,但菇棚(房)内不能长时间保持高湿状态,相对湿度超过95%,就必须通风降湿。
3、通风管理 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如果菇棚(房)内长期不通风或通风不良,容易长畸形菇,因此在出菇期间结合喷水管理要经常通风。
4、光线管理 出菇期间需要有适当的散射光,但菇棚(房)内的光线不能太明亮,更不能有阳光直射。
五、病虫害防治
姬菇菌丝培养阶段,常见的杂菌有绿色木霉、青霉、毛霉和红色链孢霉等,发现后应及时处理。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杂菌是粘菌,发现后应及时将染有粘菌的栽培袋进行处理,同时加强对菇棚(房)通风。虫害主要有蛞蝓、蜗牛、菇蝇和蚤蝇。蛞蝓和蜗牛可用3%密达颗粒剂诱杀,菇蝇和蚤蝇可用25%杀灭菊酯稀释1000倍进行防治。在防治害虫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将农药喷到菇体上。
六、采收
子实体成熟的标志为菌盖长至2-3cm、菌盖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弹射。采收要及时,要保证菇体完整。姬菇整个栽培周期大约需要3-4个月,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二、三潮,采完一潮菇后应停止喷水2-3天,再进行喷水管理,每潮菇转潮大约需要8-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