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阿魏菇,又名刺芹侧耳白色变种。在新疆,因为生于伞形科大型中药材——阿魏的植株或阿魏滩上,民间习称阿魏菇或天山神菇。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下面为大家介绍白阿魏菇的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栽培材料 主要材料 阔叶树(杨树、柳树)木屑、棉籽壳 辅助材料 麸皮、蔗糖。
2、 栽培方式 可采用瓶栽(广口瓶或525克罐头瓶)袋栽 目前主要采用袋栽。
3、 栽培季节 以冬—春较为理想。第一批在11月到第二年2月;第二批12月到第二年3月;第三批在1月—4月。
4、 栽培场所 符合白阿魏菇生长发育条件的简易菇房或专业菇房。如果在空调菇房(有制冷设备也可以进行周年栽培)。
5、栽培方法 (1)、母种从新疆或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或用孢子或组织分离获得。 (2)、原种 把母种接在木屑棉花籽壳麸皮培养基上,在25-28°C保温培养30-45天。 (3)、栽培管理 当袋内料面或侧面出现菇蕾(原基)时,把达到生理成熟的栽培袋,移到明亮的菇房进行开袋管理。 把袋口棉塞拔掉,把袋口塑料下翻,露出原基和料面,菇房湿度保持在80-90%,根据蒸发量时时喷水于地面保湿,菇房温度控制在15-20°C。开袋后经11-12天,就可以采收。白阿魏菇的生物学效率50-65%。一般只采收一次,偶尔可采收2次。 (4)、采收 白阿魏菇菌盖完全开展时就应采收。过早采收,产量低,过迟采收,品质下降。 (5)、销售和加工 白阿魏菇以鲜销最好,口感、味道都最好。由于白阿魏菇质地致密,含水量低,个头大,肉质厚,也可远距离运输。冷藏温度不够,鲜菇易产生异味,应多加注意。白阿魏菇不易变色,很适合切片加工,纵切和横切之后,在45-70°C的烘干,可以制成名优特产“阿魏菇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