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栽培有机双孢蘑菇应选择合适的田地,其栽培过程中应合理进行田间管理。
1.选田、整田
宜选用生田或种过蘑菇的上风、上水田块,忌用病田或老田下风下水口田块,否则易被杂菌侵害。将田块进行犁耕、整细,田干、排水条件好的可不耕;并开好排水边、厢沟,厢面宽80—90厘米,人行过道宽60—70厘米;将剩余的50公斤细石灰粉撒于覆土泥中。
2.播种
(1)将堆制好的培养料,以各处均匀抓一大把放于小筛内,先用点菌种撒于料面并盖好报纸,24小时后能见到菌丝萌发,即可大胆播种,否则应查明原因,经妥当处理后才可播种。
(2)培养料应呈棕褐色,具特有草香味,无恶腐臭味;草有韧性,腐熟而不腐烂,P H 值7.5—8无杂菌;含水适宜,用手紧握料,指缝见水而不滴为宜。如过湿应进行晾晒,过干则用1%—2%的石灰水调节。
(3)将料堆放于播种的厢面,不下雨不盖薄膜,下雨必须盖薄膜。料运进厢面后,每天翻动一次,彻底排出氨气后才能保证菌种安全。3天后,将料抖放平整,待彻底无氨臭味且水份适宜后即可播种。
(4)播种应选阴天和下午进行,以防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杀伤菌种。播种时,先将菌种中的棉塞拿掉,倒立放于高锰酸钾(俗称“灰锰氧”,一种强氧化消毒剂)溶液中消毒;用菌种勾(可用粗架车钢丝烧红、锤尖做成小勾)将菌种勾于消毒盆内,再按计划用种均匀撒播于料面,边播边进行覆土。对一时来不及覆土的,应及时盖一层经石灰水处理过的稻草或草扇。
(5)覆土以土质PH7—7.5的腐殖性壤土为好,土块大小以最大不超过小鸡蛋为宜,土块含水量20%—22%(用手能捏扁,但不沾手),厚度6—7厘米左右,可分两次进行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