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过后,北方寒冷的天气促使火锅热起来。而作为吃火锅的必备原料,食用菌鲜品(金针菇、平菇、香菇、杏鲍菇等)受到人们广泛青睐,特别是各类营养菌锅的应运而生,带火了菇类销售。京郊有不少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的成败、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技术环节。在低温季节种植户应如何栽培、管理食用菌?
准备工作要做足
菇场的选择
选择具有增温和保温条件的菇场,如备有增温条件的室内菇房、日光温室菇房、塑料大棚菇房、温度较高的地下室菇房以及采用阳畦菇场等。
培养料配制
选择新鲜、干燥,无霉烂变质、结块和虫蛀的基质原材料,按照比例混合拌均,添加微量元素,掌握含水量,使料干湿均匀,一般含水量掌握在60%左右。配制好的培养料最好在6-8小时内装袋完成。装好的菌袋要及时进行灭菌,切忌过夜。灭菌时要做到猛火升温、稳火保温,经常检查锅中温度,以防漏气、跑气。常压消毒时,在100摄氏度条件下,消毒15-20小时;如果高压消毒,在1.4个大气压压力下,消毒3小时。菌袋灭菌彻底是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关键环节。
菌种的选择
适合冬季生产的食用菌品种有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蘑菇、白灵菇、杏鲍菇等,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品种。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质、高产、高抗的优良菌株,不要使用有杂菌污染和虫害迹象以及退化、老化的劣质菌种。
这些菇种应该提前2-3个月制备菌袋,完成发菌期的培养,以便在适宜的出菇季节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