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YGC72RB5SZB[E8_OI(]B7G](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504/13/14-40-22-99-11944.png)
说起香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800年前,最早是由浙江龙泉、庆元、景宁的先人发现。经过近800年的发展,当地人民探索总结出砍花、惊蕈、遮衣等人工栽培方式。几百年来,当地已形成了独有的香菇文化,香菇功夫、菇民山歌、山寮白话均为菇民们传播香菇文明的珍贵遗产。其中,香菇砍花技艺已被列为浙江省级非遗项目。
出门
菇民区通常把菇民离开家乡去外地做香菇,这种方式也被叫做“出门”。
每年的秋末初冬,菇民们就要离开家乡,到江西、福建、安徽、广东等地的深山老林做香菇。成群结队的菇民挑着日常用品,开始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通常要徒步十到二十多天。他们沿途把自制的米粿烤热,再弄些山水来充饥,夜晚便住宿于一些破房、旧屋或者寺庙里,一路跋山涉水向着赣、闽、皖、粤的深山密林走去。菇民们到达菇山,要马上着手搭茅草房,开始生产香菇。直到第二年清明节后,“枫树抽芽,丈夫回家。”成群结队的菇民又开始风尘仆仆地长途跋涉回到家乡种田。年复一年,世世代代,周而复始。
而如今,砍花栽培香菇技术早已被现代的食用菌木屑代料香菇所取代,人们也不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