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药理研究 » 正文

    金耳药理活性及其多糖结构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06-03-17  【来源】:食用菌网
    【核心提示】:金耳药理活性及其多糖结构研究进展汪虹 摘 要:金耳是一种名贵的食药用真菌.近年来有关金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学和多糖

    金耳药理活性及其多糖结构研究进展 汪虹  摘 要:金耳是一种名贵的食药用真菌.近年来有关金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学和多糖结构分析等方面,本文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金耳;多糖;药理学;结构分析 分类号:S576.34;R1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873(2005)04-0053-04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the Pharmacology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Polysaccharide of Tremella aurantialba WANG Hong  作者简介:汪虹(1971-),女,200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的育种研究,发表论文4篇. 作者单位:汪虹(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201106)  参考文献: [1]刘正南,郑淑芳.金耳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状况[J].中国食用菌,1996,14(1):23~24. [2]孟丽君,刘芰华,李荣儿.金耳段木高产栽培技术[J].食用菌,1999,21(4):23~24. [3]郑淑芳,刘正南.金耳引种驯化与良种选育保藏[J].食用菌,1989,6:6~7. [4]汪虹,瞿伟菁,曹群华.金耳的液体发酵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3,10(4):29~33. [5]瞿伟菁,张学锋,唐绍祥,等.金耳化痰止咳降血糖的药理试验[J].上海农业学报,1998,14(1):58~62. [6]朱欣华,瞿伟菁.金耳菌丝体多糖对SD大鼠降血糖机制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动物学专辑,1999,11:102~105. [7]Kiho T,Morimoto H,Kobayashi T,et al.Effect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the bodies of Tremella aurantia on glucose metabolism in mouse live[J].Biosci.Biotechnol.Biochem,2000,64:417~419. [8]Kiho T,Kochi M,Usui S,et al.Antidiabetic effect of an acidic polysaccharide (TAP) from Tremella aurantia and its degradation product (TAP-H)[J].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2001,24 (12):1400~ 1403. [9]张雯,瞿伟菁,张晓玲,等.金耳菌丝体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J].营养学报,2004,26(4):300~303. [10]汪虹,瞿伟菁,褚书地,等.金耳菌丝体多糖对小鼠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J].营养学报,2002,24(4):431~432. [11]王金华,薛宝云,戴宝强,等.金耳发酵液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5):282~283. [12]李秀花,杨莉莉,祝寿芬.金耳浓缩液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31(3):206~207. [13]孟丽君,赵玉明,刘芰华,等.金耳糖肽胶囊的基础药理学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0,7(3):31~36. [14]孟丽君,刘芰华,潘佩平.金耳糖肽胶囊的Ⅱ期临床观察[J].中国食用菌,2002,21(4):40~41 [15]苑小林,张培德,陈石根.金耳水溶性多糖的部分化学性质及抑瘤试验[J].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5(6):703~706. [16]熊耀康,俞冰.金耳抗炎作用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3):50~51. [17]谢红,刘春卉,苏槟楠,等.金耳8254的营养价值和药理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0,19(6):39~41. [18]刘春卉,谢红,苏槟楠,等.金耳菌丝发酵产物抗血栓的生物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2003,15(4):289~292. [19]李卫旗,何国庆,李志昂.金耳水溶性多糖JP-2的分离及化学结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3,3(3):13~17. [20]汪虹,瞿伟菁,曹群华,等.酶法提取金耳多糖的研究简报[J].食用菌,2002,24(2):7~8. [21]傅幼英,何庆邦,路易?夏旺,等.八种食用菌多糖成分测定及其对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J].中国农业学报,1995,28(5):78~82. [22]刘春卉,荣福熊,陆桂莲.金耳多糖的研究初报[J].食用菌,1996,18(3):4~5. [23]李小明,陈敏,戴如琴,等.金耳菌发酵液多糖组分A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2):745~746,765. [24]李卫旗,陈云龙,皇甫宏.金耳多糖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J].菌物系统,1999,18(3):330~333. [25]邓云霞,瞿伟菁,曹群华,等.金耳胞外多糖结构分析[J].中草药,2005,36(4):397~398. 食用菌学报 2005年第4期-HTM文件 No.12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