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羊肚菌子实体形成的生理特性


    【发布日期】:2015-05-14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核心提示】:  羊肚菌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有独特的生理特性。  ①子实体形成需经菌核阶段 据王秀云(1997)报道,菌核是在菌丝长满袋
      羊肚菌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有独特的生理特性。 
      ①子实体形成需经菌核阶段  据王秀云(1997)报道,菌核是在菌丝长满袋产生的,先在菌丝表面出现灰色的颗粒,然后颗粒周围长出白色的菌丝,随着白色菌丝逐渐生长,灰色消失,转而呈现淡黄色,再变成橘黄色,有的变成棕黄色。也有的菌核是从表面菌丝直接长出白色颗粒,再转黄色。菌核一股呈半球形,大小不等,0.1~0.7厘米。菌核的产生与温度有关,15~20℃是产生菌核的适温范围。又与培养基有关,以木屑麸皮为主料添加蔗糖、松针粉(或石膏)为辅料的培养基,菌丝生长快,形成菌斑或菌核多。
      ②子实体形成前伴有一些预兆性现象  据陈惠群等 (1997)报道,在子实体形成前20~30天,发现菌丝大量“消亡”(最终仍长出子实体)现象;播种后60~75天,即子实体发生前和发生初期,栽培地表都伴生有数量不等的粪碗(Pez- iza Vesiculosa Bull)。此时原基开始形成,直径约1毫米,几天后原基开始长出一些突起,这是子囊果形成的初兆。
      ③子实体形成过程  当原基长出一些突起后,很快(次日)子囊盘基从球形的原基表面伸出,呈指状,基部稍大,出现沟纹,并越来越明显。子囊盘继续增长,其中部至顶部出现微细的卷曲,菌盖呈花纹状,有棱,此时露出地表称其为现蕾。7~10天后当菌盖长至3~6厘米,宽2~3.5厘米,呈锥形,顶端稍尖,菌帽表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凹陷,纵向排列,浅褐色,棱脊颜色较凹陷处浅。菌柄脆,白色,基部稍粗,此时即为定型子实体。
     
    关键词: 羊肚菌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