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双孢菇蘑菇被称为保健食品,它不仅助消化,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心脏病及肥胖症等功效,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保健营养食品,一直以来都很受消费者欢迎。双孢菇蘑菇种植和蔬菜种植过程是不一样的,它有一个前发酵过程,什么是前发酵技术呢?
有机双孢菇蘑菇前发酵一般都在室外进行,规模栽培时应设有专门的发酵场即堆料场。堆料场要求地势高,临近菇房,水源方便。前发酵的程序为:粪预堆一草预湿一建堆发酵一翻堆4次前发酵完毕。
具体技术如下:
1、粪预堆:
干粪需预堆7—10d,湿粪预堆20d左右。使用干粪时,建堆发酵前7—10d拌湿至含水量50,3—5d翻堆1次,控制堆温在55℃。湿粪一般不需加水,堆制时尽量捣松,增加氧气,利于发酵生温和避免结块。5d左右翻堆1次。
2、草预湿:
有机双孢菇蘑菇前发酵的第二个程序就是建堆发酵前2—3d将稻草浇湿或泡湿,使其充分吸水。
3、建堆发酵:
堆一般宽2.5m左右,高约1.5m,一层料,一层粪,如此反复堆叠,贴地面的一层是草料,一般每层草料30cm厚,粪2cm厚,各铺10层即可达到1.5m左右高。堆料时要调整料的水分,做到低层不浇水,中层少浇水,上层多浇水。堆的大小以1000—2000kg干料为一堆好。
4、翻堆:
在有机双孢菇蘑菇整个发酵过程中一般翻堆4次,翻堆间隔时间为4d,3d,2d。建堆36—48h内堆温即可升至70℃左右,2—3d内可升至70一75℃。建堆4d后,料温开始下降,即可进行第一次翻堆。第一次翻堆的重点是补足水分,此时加入石膏粉。3d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其重点是调节水分。3d后进行第三次翻堆,其重点是调节水分和生熟度,改善料堆通气情况,同时撒入石灰,调节酸碱度。最后一次翻堆是为了防止厌氧发酵,此时在堆底和中间作通风道。经过前发酵后,培养料应该为棕褐色至深咖啡色,无黑色团块;生熟度适中,秸杆柔软而有韧性,不脆,不易断,草茎能保持一定外观,可肉眼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