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药理研究 » 正文

    香菇多糖――干扰素诱导剂


    【发布日期】:2004-09-30  【来源】:
    【核心提示】:干扰素是英国科学家1957年发现的,它是机体感染病毒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

    干扰素是英国科学家1957年发现的,它是机体感染病毒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英文名Interferon,简称IFN。

    通常情况下人体只在一定诱因下产生干扰素,除了病毒,干扰素诱导剂还有:(1)细胞产生或人工合成的双链RNA(简称聚肌胞);(2)细胞内繁殖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疟原虫等;(3)细菌产物,如真菌多糖;(4)多聚物,如多核苷酸等;(5)低分子物质,如卡那霉素等;(6)某些植物药,有效成分不明,已证明的有黄芪等;(7)细胞有丝分裂素,如PH A、ConA等;(8)特异性免疫诱导剂。

    蘑菇、木耳等一些食用菌是担子纲某些真菌的子实体,其中含有丰富的真菌多糖,可使人体诱生干扰素防病毒。所以,菇类食物可以提高人体抗病毒能力,预防、抵抗包括病毒性感冒在内的各类病毒引起的疾病。

    在各种菇类食品中,诱导干扰素以香菇为优,资源丰富且价格适中,使用方便。而经提纯精炼的真菌多糖效果更好,使用更方便。上海康泉真菌多糖有限公司提供香菇多糖粉剂,每次只需一小勺用温开水冲服即可,每日2-3次;另有香菇多糖胶囊(250mg/粒),每次2粒,每日3次。如有需求,欢迎定购!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