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前准备
(1)栽培场地要清洁,大棚内要洒石灰进行消毒,栽培所用的工具,薄膜,菌种等要用食用菌消毒药清洗备用。制模具:一般栽培食用菌所用的模具长11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
(2)制薄膜包片购买薄膜,做成宽1厘米,长150厘米,同时要准备好包装绳子,绳长为110厘米,若干条。
(3)打包将堆集发酵的草运入栽培场,摊开凉至30℃以下,便可打包栽培,置模具于平地,在模具上放包扎绳,放上已准备的包片,进行上料,一层料一层菌种,共播放三层,第一层草料为1寸厚,放好后播上菌种,再放第二层草料,再播菌种,最后放第三层草,菌种上面播量要占整过菌种量2/3,上面菌种播完后,将一边的膜覆盖,在菌面上,再将另一边的薄膜盖上去,用手压紧,然后用塑料绳子扎紧,打好后称之为菌包,然后在菌包上面用钉满长1.5寸铁钉木板,打一排孔,将菌包从模具提出,放入培养料。
2.菌包的培养
菌包培养是栽培最为关键的一环,如果管理不了,则损失惨重。管理最关键的是掌握好温度,若温度掌握好了,管理就简单了,在发菌时,一般温度保持22℃—26℃时菌丝生长最好,如果温度达到28℃,要天天中午密切注意菌包温度,用温度测试菌包内温,如果温度超过30℃,则将菌包上薄膜打开,降温,以防烧菌,一般播种后七天菌包温度基本稳定,七天内必须密切注意温度的变化,只要温度掌握好了,成功就达到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