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是整个生产程序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将直接 影响产量,效益。室温在22℃—26℃间培养20天,菌丝长满包就有出菇表现,垒墙出菇,搬菌包到出菇场地做成菌墙,方法如下:将捆绑菌包的绳子解开,脱去薄膜,将两块菌包平行排放,中间空余10厘米,长度不限,一般菌墙周围放两个菌包,底宽为60厘米,菌墙上面宽50厘米,摆放一层后要在菌包中间的空余位置和菌包的上面填细土,土厚度为0.5厘米,覆的土要湿润,含水不要过高,以手捏成团为度,不需要太压紧,要求土是粒状形,在两捆间端填一些粗土以堵塞细土不让流出,继续上包,菌包间距约8厘米,然后覆土,方法同上,接着放第三层菌包间距为6厘米,以此类推,每堆一层间距约为2厘米。一个菌墙摆放多少取决于温度的高低,在10℃—20℃时一个菌墙摆放16个菌包,温度在0℃—10℃时一个菌墙可摆放20个菌包(菌墙高五层),菌墙垒好后为防止倒塌,可在菌墙两边各打一根木桩。一切做好后,堆顶全面抹层湿泥,厚度为6厘米,并用泥做好水槽,菌包与菌包间用泥浆抠缝抹平,再用菌包薄膜盖好菌墙,最好不要紧贴住菌墙上,以便通风增氧,散热,菌墙与菌墙间隔后50厘米,以便采菇管理。
原基形成后,只需在走道上空和地面上喷一些水,以增加小区空间相对湿度,此时控制空间温度为80%—90%,待菇蕾形成后,要把覆盖的薄膜揭掉,要求哪个部位出了菇就揭开哪个部位,不要一下子全把菌墙上的薄膜都揭掉,菇蕾出后4天内,每天通风三次,通风时间为早上,中午,晚上,每次通风30分钟,通风要开南北对流窗,通风不要过于激烈,以免吹干菇蕾,四天后菌盖逐渐展开,每天要喷三次,菇蕾1厘米以内不可直接喷水,当菇蕾长至3厘米以上后可喷水,但要注意喷水量,采收规格可根据市场要求,菌盖直径以在3厘米以上时要开工始采收,这时口感最好,采收到最后时,清理菌墙,把死菇、烂菇、干菇都要摘掉,如还有少量小菇,也应该采摘掉,方便第二次出菇管理工作,让其露天干燥两天后,用竹片削一头,每隔3—4寸在菌墙出菇面刺个小洞(只需刺破墙外表皮),再大量泼清水于菌墙的每个角落,同时在漕上加满水,让其渗入菌墙内增加料内水分,再用薄膜盖住菌墙,使之形成湿润的小环境,养菌5—7天后,即会出第二潮菇,出菇管理同第一潮菇,共出四五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