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玉米间套食用菌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6-03-15  【来源】:农家科技
    搬出发菌场地妥善处理。
      5 、菌袋移植。当菌丝长满菌袋后,此时玉米进入抽穗期,将发好菌的菌袋堆码于玉米行间,高度以3层为宜,堆上遮盖并喷水降温,进行低温刺激2~3天,待菌袋两头形成大量菇蕾并长满菌袋口时,将扎口松开,保持空气湿度85%~95%。随着子实体的增大,袋口要逐渐松开扩大,以利于子实体的迅速生长,待第一潮菇采完之后,再将袋口扎起并留一小孔,以达到养菌和促进子实体形成的目的。
      6、 菌袋栽植和出菇管理。待第一潮菇采完之后,即在玉米行间开沟进行袋装菌棒栽植,春种和夏直播的玉米在大行距间开沟100厘米,深30厘米,灌足水并等水渗完之后,脱去菌棒外的塑料袋栽植于畦沟内,畦沟内栽植4行;同样方式,麦田套种的玉米,在畦面开沟50厘米,深30厘米,栽植2行菌棒,再覆土2~3厘米,喷适量水,以利菌棒保湿,7~9天后即可生产第二潮菇,进入正常的出菇管理。
      由于大田气候较难控制,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田间的湿度。当田间地面上空相对湿度低于80%时,需要喷水,确保田间的湿度85%~95%;二是遇阴雨天气,应在雨前采菇,不能采摘时用塑料薄膜盖好,以免雨水溅起的泥沙影响菇体质量,而降低其商品价值;三是进入8月中旬后气温较高,应注意遮阴降温,防止菌丝高温老化,进入9月下旬后气温有所降低,可以去除覆盖物,继续加强出菇管理,可以延长出菇期,增加产量,一般可以生产4~5潮菇;四是玉米生长后期按常规管理,收获玉米时,先收玉米棒,待全部出菇结束后,再收获秸秆。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