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发菌场地妥善处理。
5 、菌袋移植。当菌丝长满菌袋后,此时玉米进入抽穗期,将发好菌的菌袋堆码于玉米行间,高度以3层为宜,堆上遮盖并喷水降温,进行低温刺激2~3天,待菌袋两头形成大量菇蕾并长满菌袋口时,将扎口松开,保持空气湿度85%~95%。随着子实体的增大,袋口要逐渐松开扩大,以利于子实体的迅速生长,待第一潮菇采完之后,再将袋口扎起并留一小孔,以达到养菌和促进子实体形成的目的。
6、 菌袋栽植和出菇管理。待第一潮菇采完之后,即在玉米行间开沟进行袋装菌棒栽植,春种和夏直播的玉米在大行距间开沟100厘米,深30厘米,灌足水并等水渗完之后,脱去菌棒外的塑料袋栽植于畦沟内,畦沟内栽植4行;同样方式,麦田套种的玉米,在畦面开沟50厘米,深30厘米,栽植2行菌棒,再覆土2~3厘米,喷适量水,以利菌棒保湿,7~9天后即可生产第二潮菇,进入正常的出菇管理。
由于大田气候较难控制,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田间的湿度。当田间地面上空相对湿度低于80%时,需要喷水,确保田间的湿度85%~95%;二是遇阴雨天气,应在雨前采菇,不能采摘时用塑料薄膜盖好,以免雨水溅起的泥沙影响菇体质量,而降低其商品价值;三是进入8月中旬后气温较高,应注意遮阴降温,防止菌丝高温老化,进入9月下旬后气温有所降低,可以去除覆盖物,继续加强出菇管理,可以延长出菇期,增加产量,一般可以生产4~5潮菇;四是玉米生长后期按常规管理,收获玉米时,先收玉米棒,待全部出菇结束后,再收获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