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菌种制作
母种采用PDA培养基,26℃下培养10d—13d长满试管原种可用普通木屑麸皮培养,为加速菌丝生长速度,可用小麦粒做培养基。一般原种在26℃下培养30d—35d可长满瓶,每只母种接3—6瓶原种,每瓶原种可转接20袋左右的出菇袋。
二、原料及配制
杏鲍菇适宜的生长基质很多,各种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阔叶树木屑、棉籽壳、蔗渣、麦秆、废棉、稻草、豆秸等均可,再添加适量辅半如麸皮、米糠、玉米粉、糖、碳酸钙、石膏粉即可进行栽培。
原种配方:棉籽壳36%,木屑20%,麸皮20%,玉米粉4%,糖1%,碳酸钙1%,PH7—7.5栽培培养料配方:
(1)杂木屑35%,豆秸粉40%,麸皮20%,玉米粉3%,糖1%,碳酸钙1%,含水量60%—65%。
(2)杂木屑38%,玉米芯38%,麸皮22%,糖1%,碳酸钙1%。
(3)杂木屑23%,玉米芯23%,麸皮19%,玉米粉5%,糖1%,碳酸钙1%,豆秸粉30%。
原种一般用菌种瓶装,栽培袋用17×34的塑料袋装,用套环棉塞封口。
三、灭菌接种
装好瓶(袋)的培养料及时灭菌,菌瓶或高压聚丙烯塑料袋可用高压(1.5kg/cm2—2kg/cm2)灭菌2h,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必须用常压锅灭菌10h—12h。冷却后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无菌操作下接种,接种后置23℃—25℃下遮光培养,一般35d左右可长满袋,培养场地要通风,湿度不宜太大,掌握在70%左右即可。
四、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即可搬进菇房采取适温促其出菇的措施,注意不要排得太紧,否则会影响产量。若采用墙式排袋栽培,则一般采取“上下交叉袋口法”进行单列叠袋。之后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拉大温差,刺激原基形成。具体方法是使菇房湿度保持90%—95%,可向空间及地面喷水雾,一般经10d—15d就可以现蕾,此阶段温度保持在12℃—15℃,待原基在袋内形成并出现1cm—2cm小菇蕾时,及时拔去棉塞和塑料环口,割弃料面以上塑料袋,每袋保留3—4个较健壮的菇蕾。注意开袋时间与产量有直接关系,若菌丝满袋后马上开袋,难以形成原基或形成原基较慢,出菇不整齐,形成较大的子实体后开袋,易使杏鲍菇产生畸形式,甚至萎缩,腐烂。在菇蕾生长期的湿度以85%—90%为好,为了延箕子实体保鲜期,采收前2d—3d,湿度应控制在85%左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