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采取合理措施,提高香菇栽培中花菇的比例,是提高香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温度控制
花菇形成的适宜温度为8-18℃。低温条件下形成的花菇组织致密、厚实,品质好。温差越大(以相差12-14℃为宜),裂纹就越明显,从而易形成优质的花菇。气温低于8℃时,要在菇棚内人工增温。人工增温时,注意防止串烟。
二、湿度控制
在花菇培育过程中,湿度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湿度包括空气相对湿度和培养料湿度。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以60-65%、培养料湿度以35-45%为宜。凡是影响空气相对湿度的因素都会影响花菇的形成。但是空气相对湿度和培养料湿度又不可过小,低于花菇培育适宜湿度时应喷雾增湿。
三、光照控制
培育花菇须有一定的强光刺激。光线不仅对温、湿度有影响,同时强光也可加速菌盖表皮水分的蒸发,造成菌盖表皮的开裂。遮阳过多不易形成花菇,光照不足则花菇颜色不佳。初冬和早春,阳光光线不强,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可把棚膜揭掉。晴天让阳光直接照射,可有效提高花菇质量。如果花菇生长旺盛,但白色纹理不深,光线可适当再强一些。
四、加强通风
菇棚内要加大通风。培育花菇的菇棚要选择在向阳通风处。菇棚设计时,不但要考虑棚内空气的流通,菇棚间也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利通风。
五、采用两棚
培育花菇和健壮菇蕾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要求有较大差异,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分别建催蕾棚和催花棚,对两棚分别管理,以达到培育花菇所需要的最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