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基呈疙瘩状。
原因:培养基含氮量高、开袋过迟、开袋后温度过高或过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线过弱、空气湿度过低。
2、子实体黄化、萎缩。
原因:子实体阶段直接向子实体喷水或湿度过大、病虫害危害、子实体过多。
3、菌盖开裂。
原因:子实体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低、干风直吹子实体。
4、大肚菇。
原因:通风量过大、光线过弱、空气湿度过低、子实体过多。
5、菌柄长,菌盖小。
原因: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光线过弱、空气湿度过低、子实体原基过多、培养基质营养不足。
6、子实体不紧实。
原因:空气湿度过低、采收过迟、培养基质营养不足、病虫危害、环境温度高、子实体过多。
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2、适宜环境条件管理:适温、适湿、空气、光线管理;
3、适时开口出菇,开口大小要适宜;
4、合理修剪疏蕾;
5、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配方;
6、合理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