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一般只在秋末、冬季和早春栽培。然而反季节栽培的金针菇可在5-11月上市,弥补了高温期市场上金针菇的空白。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金针菇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季节及菌种
反季节栽培可于2-4月播种,5-7月出菇,或于8-9月播种,9-11月出菇。经筛选有两个当家良种:
(1)金高1号,菌丝生长快,出菇极耐高温(12℃-34℃出菇),适宜延后栽培。
(2)CoB18, 菌丝生长极耐高温(耐38℃),广温型出菇(5℃-30℃),适合提早栽培。
这两个品种均具有菌丝健壮,抗逆性强、高产质优等特点。
2、配料与袋料
较为合理的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35%,木屑40%,麸皮(或米糠)18%,玉米粉2%。料拌匀后调含水量60%—65%,pH值6.5-7.5之间,装入17cmx38cmx0.00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折角袋中,料高15cm左右(折干料每袋300克),压紧后在料的中间扎一个深10cm的孔(使菌丝能沿孔表面往下走,并向周围扩展,以迅速占领培养料),用无棉盖体封口。
3、灭菌和接种
采用常压灭菌,100℃蒸汽中保持12小时。灭菌后的料袋趁热搬进无菌室,散放让其冷却,这样料袋由于聚冷而紧缩,栽培中就不会产生侧壁长菇而消耗培养料养分的现象。待料温下降至30℃以下时打开袋口接入菌种。接种按无菌操作进行,并随即复原封口。
4、菌丝体培养
接种后的料袋置清洁、干燥、通风、阴凉的室内培养。门窗白天要避光,夜间打开通风。培养袋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遇持续高温应采取拔洒凉水等降温措施。春季空气相对湿度大,应在室内放木炭、石灰等吸潮。一般经20-25天培养,菌丝可发满袋。
5、出菇期管理
出菇应设上下对流窗,门窗均装上80目纱。将发好菌的菌袋搬进出菇房,置于用水泼湿的地上,袋与袋之间留一定间隙,每5行留一条通道,这样既有利于菌袋通风散热,也便于管理。出菇阶段主要要做好降温、增湿工作。白天封闭门窗,避免阳光射进引起高温,晚上打开所有通风窗,让西北风吹进菇房,促使温度下降。菇房的墙上可挂上用芦苇、茅草织成的草帘,向草帘喷水,这样既能增湿,又能隔热降低温度。栽培时采用再生出菇法,以提高产量。
6、病虫害防治
菇房要经常使用3%的漂白粉剂,或2%土霉素,或0.2%3B消毒剂进行消毒,并喷敌杀死、杀灭菊酯、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杀虫剂,防治昆虫的危害和病毒的传播。在子实体形成后,可喷植物生长抑制剂比九(B9),这样可提高金针菇高温、抗病能力,达到高产和稳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