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量选择良好的栽培场所,严格加以清理,保持卫生,减少病源,给木耳创适宜的生活环境。
2、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部使用洁净水;拌料时,适当提高PH值,加2%—3%的生石灰。
3、接种前要对接种箱(室)、接种袋、菌种、接种工具、封口棉塞、消毒药品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和高锰酸钾5克或用保菇王每立方米3—4克熏蒸消毒。
4、培养料装袋后要及时灭菌,常压灭菌100℃开始计算,要维持8—12小时,以保证灭菌彻底。
5、提早接接种栽培,使黑木耳菌丝体优先占据培育基,减少杂菌的入侵机会。
6、经常检查,发现感染的菌种和栽培袋及时剔除,同时要及时通风干燥,控制室温在20—22℃。
7、 菌袋出耳期间发生小面积霉菌,可剌开有杂霉部位的塑料袋,在杂菌部位撒上菌绝杀粉或用0.2%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溶液喷洒消毒。
8、及时清理残耳,并在其场地喷打0.2%多菌灵或漂白粉溶液。
9、对于“流耳”,应当及时把木耳采摘下来,快速干制,以减少损失。流耳用小刀刮除,用毛刷蘸水洗刷流耳部位,清除粘附于耳上的胶质物,以利幼耳生出。同时,可试用25单位/亳升浓度的金霉素(或土霉素)溶液,或者500倍液的代森锌(或退菌特)溶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