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食药用菌产品出口统计
食药用菌产品已属于我国大宗出口优势农产品,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共出口食(药)用菌产品25.31万吨(干、鲜混计),创汇30.52亿美元(表1);2016年1~6月我国共出口食(药)用菌产品27.71万吨(干、鲜混计),创汇16.91亿美元,出口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加7.20%和10.76%(表2),预计2016年全年我国食药用菌产品出口将逾34亿美元。
2 我国食药用菌企业上市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在主板上市的食用菌企业有(括号内为股票代码):星河生物 (300143),中国绿宝(06183),众兴菌业(002772),雪榕生物(300511),借壳上市的天广中茂(002509),双塔食品(002481)。药用菌企业有:佐力药业(300181),东阳光集团的东阳光科(600673)和东阳光药(01558)。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在新三板上巿的食用菌企业有(括号内为股票代码):裕国股份 (831036),澳坤生物(831836),古甜食品(832759),华绿生物(832838),宏业农装(833200),万辰 生物(833260),四川唯鸿(834620),天邦菌业(835163),三盛鑫(835678),紫山生物(836539),闽 申农业(836355),盖世食品(836826),奥吉特(836758),黑尊生物(834963)和七河生物(837204)。 药用菌企业有:康能生物(831754),三江源 冬虫夏草(831898)和林中宝(834125)。
3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态势
我国食用菌产业第一次洗牌已经结束,第二次洗牌大幕已经拉开,并购、重组、亏损、倒闭……我国 食用菌行业正在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洗牌……2016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正在发生一大怪现象:雪榕生 物、众兴菌业、光明森源、如意情、华绿生物、万辰生物、上海丰科、中茂生物等各大食用菌工厂化企业 都在大力扩产,而做食用菌机械设备、制冷系统,以及相关配套企业则订单多得根本做不过来。这一现象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笔者认为全国普遍性扩产将导致食用菌产能严重过剩,预计在2017年春节至 2018年9月份将出现食用菌行业的“冰河时代”。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12/06/1015126340172.png)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12/06/1015312640172.png)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每天将增产 300万~400万瓶,1200~1500 吨产品,在市场需求稳定的情况下,食用菌价格必然下降。以金针菇为例,2015年全年平均售价为每千克6.2~6.3元,预计2017年全年平均售价将降至每千克4.8~5.0元,这意味着每个工厂金针菇成本价必须降至每千 克4.5元甚至更低(建议4.0~4.2元),才能保本和生存。
经营食用菌一定要学会跳岀食用菌行业看食用菌——“跳岀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笔者曾在不同场合 多次强调,我国食用菌行业正在悄悄地发生巨变,最终将被所谓的“外行人”整合和提升。重要的是管控资 本和做好系统管理。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12/06/1015542840172.png)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12/06/1016138940172.png)
(1)资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笔者认为,以后只有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的企业才能生存。 2016 年开始,市场上食用菌产品价格已出现两极分化,优质优价,质量差的,价格低。
(2)管理。企业的团队很重要,不可复制。企业的运行中设备、技术、管理、销售和资本一个都不能缺。看一个工厂好不好非常简单,只要看三点:生产、技术和品管。食用菌产业是一个多学科系统工程,包括原料釆购体系,生产、技术、品控体系,设备维修体系和营销体系等。想发展好食用菌产业必须要用 工业化的思维看待。
此外,栽培容器的选择很重要。以金针菇为例,采用不同栽培瓶栽培,单瓶产量差异大,容量1100毫升、口径78毫米的栽培瓶产量为390~400克,容量1200毫升、口径80毫米的栽培瓶产量为450~500克,容量1450毫升、口径85毫米的栽培瓶产量为490~520克。蟹味菇也雷同,日本企业容量850毫升、 口径58毫米的栽培瓶单瓶可产菇260~280克,而我国企业1100毫升栽培瓶的产量为290~300克。栽培 蟹味菇培养基营养不能太丰富,只有在营养相对贫乏,添加增产剂(菌种活化剂)的条件下,才能获得高 产稳产。
食用菌产业发展需要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术有专攻。未来的竞争,优秀的团队和好的圈 子非常重要。此外,还要有好的平台和体系,建好平台,无论对个人、对企业,还是对一个地方、一个民 族,甚至对一个国家都有重大意义。
4 对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几点忧虑
4.1 多菌灵事件
美国是我国蘑菇罐头传统出口市场,每年从我国进口蘑菇罐头4万吨左右。但从2010年开始,数量大幅下降,从2009年的 47801吨下降到2014年的4602吨,5年下降达90.4%。其原因在于,美国从2010年开始执行苛刻的农药残余标准,如“多菌灵”不得超过10PPB(亿分之一),比日本标准0.3 PPM(百万 分之零点三)、欧盟标准0.1 PPM(百万分之零点一)严格30~100倍。更严重的是,其对中国产品的抽检 概率和检验排队时间远远高于和长于其他国家!
4.2 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到基层基地县完全变调
以我国香菇产业为例,现在河北省大量发展香菇产业,但问题是生产出这么多的香菇卖给谁!毕竟全 球香菇消费市场容量有限。从2015年开始,由于各地大规模扩展香菇栽培,香菇价格持续低迷。
4.3 云南野生菌产业面临崩盘
云南野生菌产业正在崩盘的原因为:一是牛肝菌尼古丁事件的影响,云南产的美味牛肝菌有20%~30%尼古丁超标不能出口。二是近几年来,欧美和日本经济不景气,导致野生菌市场消费低迷。三是前几年昆 明市执行城中村改造,出现资金缺口,从事野生菌贸易的大量资金以高利贷形式进入城中村改造,造成资 金链断裂,云南从事野生菌出口企业普遍欠债,经营艰难。四是目前我国食用菌产品实行的卫生标准并未 将野生菌产品单列,按现行国家卫生标准,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合格的出口到欧盟、日本的野生 菌产品,转为国内销售则铅、汞、镉重金属超标,在国内大型超市及正规电商平台销售时,常会遇到职业 打假,影响产品的正常销售。上述这些问题已严重地影响和威胁我国野生菌产业发展!